第70章
這一幕看起來無比溫馨。
就在這時,李厥忽然抓耳撓腮,整個人看起來極其煩躁。
他偷偷地看了父親幾眼,隨后壯著膽子說道。
父親,孩兒有疑惑。
聽到李厥的話,李承乾、蘇婉和李象三人,全都把目光放到他的身上。
李承乾微笑著說道:有什么疑惑,說出來吧。
別看這小子今年才6歲,他已經接受了數年的蒙學,也認識不少字。
李厥看了一眼手中的《論語》,隨后搖頭晃腦念道。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是什么意思啊
單個字他都知道,可連在一起,他卻不明白其中的寓意。
李承乾并沒有說話,而是朝李象詢問道。
象兒,你來給弟弟解惑吧。
是父親。李象拱手后,接著朝李厥解釋道:弟弟,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有所準備才會成功,否則就會失敗。
《禮記》成書于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圣所編,所以又名《小戴禮記》。
經過歷朝歷代大儒的注釋,論語的每一句話,都已經形成固定的一套解釋。
李承乾點了點頭:象兒說的沒錯。
行事前要做好周全的計劃,把各種可能發生的事都想一遍,并制定出解決的辦法,才有機會成功。
玄武門之變便是成功的案例。
所有大小細節謀反,其中會出現什么突發情況,全都考慮周全。
不像他跟侯君集、杜荷和李元昌等人謀劃的宮廷政變,計劃不周全且漏洞百出,還沒開始行動就胎死腹中。
李厥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這個意思。
李承乾不想自己的兒子只會死記硬背,他接著溫聲說道。
這句話還有一個解釋。
和對手爭斗不能猶豫,一旦猶豫就會給對手重新站立起來的機會,不猶豫,便能一口氣將對手打廢。
你們兩個要牢記這個道理,還未徹底成事之前,中途慶祝乃是大忌。
呃...
蘇婉表情一頓。
這句話還有這種解釋嗎
就在蘇婉發愣的時候,李厥卻騰地一下站起來,他雙眼放光說道。
父親,孩兒記住了!
李象猶豫一番,也站起來應道:孩兒也記住。
他經過不少國子監司業的教導,從來沒有司業會對這句話作父親的這種解釋。
不過父親的理解,也有道理。
蘇婉欲言又止一番,她最后還是什么話也沒說出口。
在她看來,夫君的第二個解釋,會誤導年幼的李厥和李象,給他們造成不好的影響。
李厥的大眼睛一骨碌,他接著問道。
父親,兒臣還有疑惑。
始作俑者,其無后乎,此話是何意思
李承乾先說了一遍正解,隨后用自己的理解解釋道。
凡有害我們之心的人,必須斬草除根,以絕后患。
就是這個味!
李厥心里充滿對知識的求索,他接著問道。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呢
李承乾微笑著解釋道:力量薄弱的時候,千萬別到處去浪,否則還未成長起來,便會被廢掉。
你們要記住,能力不足的時候,一定要隱忍起來。
李厥猛點著頭。
聽到父皇對《論語》的理解,李厥在心里直呼,這才是正解。
這一刻,他幼小的心靈,對父親充滿了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