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59章 (第1頁)

打仗可不是腦子一熱,帶著兵馬就沖上去。

攻城器械的打造和調度,士卒的募集和訓練,糧草的籌備和運輸,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準備。

除了戰爭物資的準備,還要考慮天氣。

連續的陰雨天,大軍也不能出征,否則有士卒染上風寒,便會快速地在大軍里傳染。

嚴重影響將士們的戰斗力。

對于房玄齡提出的出征時間,長孫無忌、高士廉和李靖等人紛紛站起來應和道。

“臣附議!”

“貞觀十九年出兵正好,而且春耕后也不會耽誤百姓耕種!”

“說不定大戰回來,將士們正好可以收割糧食”

大唐實行的是府兵制,每一個成年男子都要去服兵役,農忙時在家務農,農閑時在地方的折沖府參加訓練。

這種全民皆兵的制度,是大唐保持強盛武力的根本。

聽到一眾大臣的話,李世民皺眉思索起來。

大唐出兵并不是為了救新羅,而是為了開疆拓土,所以不必著急著馬上派遣大軍去解圍。

戰爭籌備的這段時間,也能讓新多羅消耗高句麗的兵力。

沉默片刻。

李世民的雙手重重地一拍胡椅扶手,他臉色剛毅地朗聲道。

“好!”

“那就在貞觀十九年,春耕以后出兵!”

眾人再次站起來,高呼陛下圣明。

眼看天色逐漸變得混黑,李世民下令讓尚食局的官吏準備了豐盛的膳食,眾人一邊吃著膳食一邊繼續議事。

李世民吃完一條水煮羊排后,他一邊拿干凈的布帛抹嘴,一邊朝臉色淡然的李承乾說道。

“太子,大戰籌備的這一年時間,你認為我們該做些什么?”

眾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在李承乾的身上。

眼神里充滿期待之色。

太子雖然從未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但是他對待異族,態度十分強硬。

這種性子剛毅強硬的君王,才能夠帶領大唐不斷開疆拓土。

李承乾挺直身子說道:“大戰籌備期間,可派遣使臣去勒令高句麗退兵,不一定有用,但能代表我們大唐的態度。”

“契丹、奚族和霫族三個遼東異族部落,他們近些年被高句麗吞并了不少領土,早就對高句麗懷恨在心。”

“可遣使臣去游說這三個部落,聯合他們一起攻打高句麗,并許諾打下高句麗后,歸還他們被侵占的領土。”

此言一出。

兩儀殿內,落針可聞。

正在吃著肉食的一眾重臣,他們的動作好像愣住一般,嘴唇微動,卻說不出話來。

看著李承乾的這番表現,他們心里掀起了一陣滔天駭浪。

就連龍鳳之姿的李世民,他的雙手也情不自禁地攥緊胡椅扶手,看向李承乾的眼神充滿驚愕。

此計太妙了!

太子的表現,完全超出他的預期。

沉默數息。

高士廉夸贊道:“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太子殿下利用契丹、奚族和霫族三個小藩國和高句麗的矛盾,招驅狼吞虎,讓他們狗咬狗先斗起來。”

“如此既能消耗高句麗的勢力,也能削弱三個藩屬國的勢力,一箭雙雕,真是妙招!”

一眾文武大臣認可地點了點頭。

貞觀三年大軍征伐東突厥,李靖就使了離間計,讓頡利可汗猜忌心腹大將康蘇密,最后康蘇密向唐軍投降,并且打開皇城定襄城的城門。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