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陛下要御駕親征?
聽到李世民作出的這個決定,文武大臣的臉色狂變,他們紛紛站了起來。
褚遂良勸諫道:“陛下,我大唐猛將如云,衛國公、英國公、陳國公和盧國公等人均有滅國之能,何須您親自御駕親征?”
“隋煬帝無能才需御駕親征,陛下坐鎮長安一樣可以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
“請陛下另遣大將為統帥!”
自從陛下登基以來,他已經17年沒有親自率兵戰斗。
滅突厥由李靖統帥,滅吐谷渾由李靖統帥,滅高昌由侯君集統帥,打敗薛延陀由李績統帥。
陛下現在覺得御駕親征,和隋煬帝晚年經歷豈不是一樣?
倘若陛下也打敗仗,到時候威望定會一落千丈?
而麾下的將士打了敗仗,大不了將其革職,另擇大將重新領軍出征即可,并不會影響陛下的威望。
蕭瑀也勸說道:“陛下乃社稷之主,宗廟所系,應當坐鎮長安統御全局!”
“況且高句麗地勢險要,氣候無常,隋煬帝百萬大軍多次折戟沉沙,陛下豈能輕涉險地?”
“否則宗廟何托?黎庶何依?”
他說的話就比較直接,一旦李世民在高句麗深陷險境,李氏江山恐怕就會不穩固。
隋朝的滅亡,就是慘重的經驗教訓。
楊師道緊隨其后:“陛下,昔漢武帝雄才大略,依舊驅使衛青和霍去病,今朝將星云集,您更不應該親征。”
“況且齊王謀反的余波尚未消退,沒有陛下您坐鎮長安,恐怕社稷會再次動蕩。”
“請陛下深思!”
高士廉、房玄齡、程咬金、李靖和李績等人,也紛紛陳述利弊,勸阻李世民御駕親征。
他們這些人的利益全都掛在李世民身上,要是李世民不幸身亡,那影響可就大了。
況且有李世民這個皇帝為統帥,像李靖和李績這種善于使用奇術的將軍,他們制定戰術的時候就會畏手畏腳。
畢竟陛下可不是當年的秦王身份!
“你...你們!”
李世民指著這些勸阻的文武大臣,臉上帶著一抹慍怒。
沒人懂他的內心想法!
在他還年富力強的時候,御駕親征打下高句麗,不僅可以洗刷殺兄囚父的罵名,還能讓他的名望升至頂峰。
他要讓世人和后人都知道,他李世民才是最合適的帝王!
站在最前面的長孫無忌,他微微搖了搖頭。
他倒是清楚李世民的真實想法,但是他同樣不贊同李世民率軍出征,因為風險大到無法預估。
失敗了可全都是罵名!
等一眾大臣勸諫的聲音停下來后,兩儀殿內的氣氛再次陷入安靜之中。
倏然。
一道溫和的聲音,在副首的位置響起。
“父皇,兒臣愿代您出征!”
轟隆!
李承乾代父親征的這個決定,如同一道晴天響雷,震的眾人心顫不已。
什么情況?
太子的腦袋被門夾了嗎?
現在的形勢對他一片大好,只有腦袋被驢踢了,才會想著去統兵征伐高句麗。
要是打敗仗,他好不容易積累的一點聲望,可就全都沒了
李世民轉頭看向李承乾,表情充滿驚愕。
看著這個相處了25年的兒子,竟然有如此的膽氣,這讓他心里生出一種陌生感。
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