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了二十多年的閨女,一轉身就說嫁了,一去就兩三個月沒見著。父母親根本適應不來,尤其是這剛開始的時候。“不了。”譚小梅搖頭,淡聲:“我住不習慣家里了。”譚媽媽和李如花對視一眼,彼此臉色都不怎么好。“咋就……不習慣了?家里你住了二十多年,不一直好好的嗎?”譚小梅聽罷,忍不住有些生氣。“媽,哪里好好的?如果一直好好的,我至于搬出去單獨住嗎?”如果不是大哥和大嫂太過分,一味兒排擠她,甚至還要挖她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她至于跑出去外頭租個小不點兒單間嗎?!別以為事情過去了,就啥事都沒有。那段時間的屈辱和難過,她至今都還記得。譚媽媽低低嘆氣,小聲:“你嫂子的脾氣有些大,你作為小姑子,你就忍忍吧。俗話說得好,半輩子的父母,一輩子的兄嫂。爸媽都這么大年紀了,也不知道能活多個幾年。以后哥嫂才是你在娘家的依仗,不是我和你爸。你跟他們處好關系,比啥都重要。”“沒必要!”譚小梅沒好氣道:“這樣的哥嫂,我寧愿不要!”“說啥呢!”譚媽媽皺眉低斥:“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小梅,剛才我的話你咋都聽不進去?”譚小梅搖頭:“聽不進去。媽,您別說了,我是不會回去的。您放心,你和爸是我的父母親,該孝順你們的,我一點兒也不會少。”“你——你這是啥話!”譚媽媽眼睛微紅,哽咽:“小梅,媽知道你心里有委屈……只是,爸媽也很為難。其實,在爸媽心里……我們是一樣疼你的……真的!”自從家里娶了兒媳婦,女兒就整天抱怨他們老兩口重男輕女。其實,有些事并不是他們能左右的,畢竟女兒是要嫁出去的,兒媳婦是要娶進來的。兒子以后必定要給他們養老,女兒再體貼再聽話也嫁出去,像她這樣嫁得遠的,指不定一年也才回來幾天,她和老伴都不能指望她,也不敢指望。女兒生的孩子以后都隨婆家姓,兒子生的孩子都會姓“譚”。在他們心里,兒子和女兒該一樣疼,甚至女兒小時候得到的疼愛還要更多一些。但家里有了兒媳婦后,他們不敢都站在女兒這邊,甚至在言語上更傾向兒媳婦一丟丟,怕的就是兒媳婦生氣,搞得家宅不寧,兩個孫子被無辜牽連。“當初你哥哥說要給你借錢的時候,我和你爸都是反對的。可你哥再三要求,我們才不得不跟你開口。后來你跟你嫂子吵架,我們故意罵你,也是希望你能別跟她吵,讓你把怒氣都發在我們身上。我們是你的父母,我們對你有生養之恩,你就算怪我們,我們的母女親還在。但如果你跟你嫂子鬧僵,以后就難修復了。”“我跟她修復關系做什么?”譚小梅冷哼:“她跟我好,無非就是要錢,要好處!我寧愿跟她一直鬧僵!”“噓!噓!”李如花皺眉:“別亂說話!都是自家人,別把話說死了。”譚媽媽淚如雨下,哽咽:“你這牛脾氣也不知道究竟像誰?咋就那么不聽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