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云把院子里雜亂的東西都收拾了一番,院子里是泥路,為了以后方便出行,特意去了山腳的西北處那背石板回來鋪地上。
這石板大而平,鋪路正是最合適不過的。這樣不管下雨還是下雪,都不會踩到泥里弄濕鞋子了。
新建好的房子還是空空蕩蕩的,什么東西也沒有。有了炕,沈青云也不打算在去定床了。
如果后面有需要,現(xiàn)在茅屋的這個木板床還是能用一用的嘛。在晾兩天,灶房能用就可以正是搬家了。
“舟哥兒,出來按住竹子。”沈青云外出砍了一顆竹子回來,想要鋸開。但是竹子太滑了,她出不了力。
沈青舟聽到喊聲后,從屋里出來按住了竹子,看著沈青云一上一下的鋸開,他有點好奇阿姐是想做什么。
沈青云看他好奇的小表情,說道:“我們做點竹筒杯子,可以拿當水杯,也可以用來裝東西,喝水的時候就不用在拿碗喝啦。”
“還多做幾個竹碗,在做多兩雙筷子,在做一個簡單的大蒸架。”沈青云一一細說著,她砍回來的是大竹子,拿來做杯子或者是碗筷都非常合適。
沈青舟雙眼亮晶晶地看著阿姐,他已經(jīng)開始期待了!
將竹子分段鋸開好后,沈青云挑出了五節(jié)來做裝東西的竹筒。杯子是竹子最好做的一件東西,只需要將竹子節(jié)結(jié)處下方鋸開,在打磨一下,一個裝東西都杯子就做好了。
長短可以還可以根據(jù)自己要裝的東西來裁定,鋸下來的節(jié)結(jié)也不用丟,蓋回到原處就是一個杯蓋。
不過這樣做容易不穩(wěn),沈青云把杯子的入口削得稍稍薄一點,杯蓋就剛好能卡進去了。
一口氣做了十個長短不一的杯子,沈青云將竹子從中間鋸開,兩邊都留住節(jié)結(jié),竹碗就做成功了。
后面在用水煮三十分鐘,自然風(fēng)干后就可以任意使用了。
接著,沈青云量了一下鍋的尺寸,按照十字和井字,以竹子為釘,做出了一個蒸架和鍋蓋。
全部東西做好后,還剩了一些用不上的長條,沈青云用給釘成了一個開放式的柜子,放到灶房里收納剛剛做好的東西。這下灶房不是在空空蕩蕩的了,翠綠的竹制品,顯得灶房都有了生氣。
看著沈青舟滿臉驚喜的樣子,沈青云還給他做了一個竹蜻蜓,簡簡單單,甚至還有些毛刺,但沈青舟很喜歡。
系統(tǒng)三三也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沈青舟,沈青云看到后也給它做了一個小小的竹蜻蜓,三三看到后樂得整個人都漂起來了。“宿主宿主,你太好啦。”
三三沒有辦法接觸實物,它還特意讓沈青云找了一個小盒子,放起來。
沈青云順著它的意思到屋里擺放:“這里?”
三三搖搖頭,“左一點點對,就是這里。”
放好后,沈青云一看,笑了。原來是在沈青舟放玩具的盒子旁邊。
沈青舟眨巴眼睛看著阿姐又重新做了一個小小的竹蜻蜓,聽著阿姐跟他說:“舟哥兒,這是另外一個小朋友的,以后有可以分享的東西放進去一份。”
雖然他有點不明白小朋友是什么意思,但是他聽懂了后面一句話。沈青舟打開了自己的寶箱,找了一顆最漂亮的石頭,放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