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珍珠和許清桉沒有著急去海中。
這倆人拎著小桶走在岸灘邊上趕海撿起小東西,周圍不少婦人艷羨的目光就投過來。
沈珍珠他們在撿沙灘鞋還有些小蝦子,這些東西漲潮就有。
大家看著他們也都還年輕,這相貌生得好,甚至很貴氣的樣子。
也就想著興許不是專門干這行的。
特別是那個女子的郎君,長相就十分秀麗,且這會兒眼神都未離開過他的妻子,這穿著打扮貌似是讀書人。
沈珍珠對上大家的目光,朝著最近的那個阿嫂打招呼。
道:“阿嫂好,我們是昨天剛搬過來的,以后在這里常住。”
沈珍珠沒什么好東西,本想著拿出點小糕點熟絡(luò)熟絡(luò),未曾想今日走得急,確實什么都沒有帶。
看著沈珍珠還算好相處,他們這些人都趕緊涌過來。
“小娘子,我昨日就瞧見你們了,這長相實在是好看。”
“你們夫妻倆是從哪里來的?咱們這邊趕海的人可不多了,大多都換地方弄了。”
“聽說蒲漁村那邊有一個女子,接二連三的大魚,可厲害了。所以村里好多人都搬過去了那個蒲漁村。算了,你們瞧著也不知曉那個地兒。”
沈珍珠“噗嗤”一聲就笑出來,“我就是那個村出來的。”
不過也沒有說,可能他們說的女子就是自己......
原來這倆夫妻也是打漁人,大家還是看不出來,只是覺得詫異:“相貌長得這么好的,真的是少見了。”
沈珍珠點了點頭:“阿嫂們謬贊了。”
“這邊打漁,為何感覺人不太多呢?”
雖說是有好幾艘船出去,也有好些人伴奏,但是好歹也是省城,不當(dāng)如此蕭條。
“咱們這邊出去打零工可掙錢了。若是在酒樓那些幫著做廚娘亦或是小廝,都能夠賺不少。那些公子,讀書人喝醉了酒,都會給些辛苦費(fèi)。”
“久而久之,誰不愿意去干一些輕巧活兒,來我們這里蹉跎干什么!”
他們嘆了一口氣:“你們倆小年輕啊!也說不好,我們這大多都是我們這些維持生計。”
沈珍珠點頭:“倒也是好的。在蒲漁村的時候,我們那邊農(nóng)民們都很少有工作的,更何況是賤籍的漁民。”
“這地方是要大一些,人也多,需求也多。”
而后那阿嫂指了指遠(yuǎn)方:“當(dāng)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我說與你,你可能還不知道。那不遠(yuǎn)處的黑蕎島,千萬不要去。”
“怎么了?是那邊有人死了嗎?”沈珍珠尋思著,這漁民之間傳謠言也都是大同小異的。之前在水杉林就見識過了。
“那倒不是。”阿嫂搖了搖頭,“那確實是出事了。黑蕎島的旁邊,之前他們不是在那邊撒網(wǎng)撈魚嗎?”
“大概有一年多時間都顆粒無收了。前幾日咱們胥家村的一個老叔公過去,非說那里不錯,未曾想這漁網(wǎng)丟下去,被弄出來一個大窟窿。”
“那大窟窿上面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兒體型那么大,那會兒他們家還說可能是有什么大貨。未曾想把網(wǎng)帶回來之后,一家子就中毒身亡了。”
“就發(fā)生在前幾天,我也不知道這種事情為何如此,反正看著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