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23章 (第1頁)

“因為這條政令的存在,讀書人利用這份優待,開始接受別人的投效。”

“那些富戶商賈,還有交不起稅和不愿意交稅的人,就將田產投效在他們名下。”

“這樣他們就不需要繳納田稅,只需要繳納人丁稅,可人丁稅又能收多少呢?”

確實,魏武說的這些,朱元璋心中也明白。

田稅才是國家賦稅之中最重要的一項。

只是他沒想到,自己對讀書人的優待,卻成了導致國家亡國的導火索之一。

正當朱元璋沉思之時,耳邊再次傳來魏武的聲音。

“陛下您也知道南方富碩,江南更是產糧和納稅重地,讀書人多為南方學子。”

“朝中多數文官都是南方出來的,與江南各地士紳關系密切,多有書信往來。”

“現在他們只是師生或好友關系,可發展到后期就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派系。”

說到這里,魏武神色嚴肅的看著朱元璋。

“朱老伯,您開國之君的威勢,老鼠只敢躲在陰溝,無人敢亂來,未來可就不一定了。”

“大明朝中期到晚期,士紳和文官糾纏在一起,他們的影響力甚至在皇權之上。”

“當這些利益集合體壯大之后,或許不能影響會試和殿試,但院試和鄉試卻是他們說了算。”

聽到文官的勢力大到皇權之上,朱元璋眼中的殺意就開始翻涌了。

他為什么要裁撤中書省,廢除丞相制度,就是為了皇權高度集中。

為此他哪怕是再累也沒有怨言。

然而在魏武的描述中,將來文官集團居然將皇權壓制。

那他現在做的這些不都是白做了嗎?

文官勢大的結果是什么,從那無能的趙宋就能看出來了。

朱元璋心中正想著,一旁再次傳來了魏武的聲音。

“朱老伯,您可知為何崇禎帝連軍餉都發不出來嗎?因為天下十戶百姓,九戶無田。”

天下十戶百姓,九戶無田!!

聽到這里朱元璋面色更加凝重了,他自己是挨過餓的。

他比誰都清楚沒有田產的后果是什么,當初他就是差點被餓死才選擇造反。

如果大明晚期真如魏武說的這樣,那么亡國幾乎是必然!

“百姓連耕地都沒有,國家上哪去征收田稅,那些擁有大量田地的人又根本不需要交稅。”

“一開始他們只是捧出來大量有功名的書生,將自己的田產變成投效田,無需交稅。”

“可接下來他們就不滿足于不交稅,而是在不交稅的同時,想盡辦法霸占別人的田地。”

說到這里,魏武有些口渴,直接取出兩瓶雪碧,其中一瓶遞給朱元璋。

然而這個時候,朱元璋哪里還有心情喝飲料。

他現在只想知道那些chusheng,是怎么禍害他這大明王朝的。

好在魏武也沒有讓他多等,一口氣干掉半瓶之后就繼續開口說道:

“那些士紳富商手中掌控大量財富,有些人直接勾結當地官員,低價強買百姓手中田產。”

“再或者聯手屯糧操控糧價,隨便一倒手就能逼的百姓沒有生路,只能抵押田產求活。”

“等到來年再用同樣的方式,那些田產就成他們的了,更有甚者直接強搶,百姓無處伸冤。”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