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9章 (第1頁)

第9章

待他說完,江知州做足親近之態:明日帶賢弟妹和家里人來,白公子還沒走,我做東,多找幾個人來給老弟你求求情,那還有不化干戈為玉帛的。

言罷吩咐人上了席面,還叫劉知縣和百縣縣令作陪。

回家和柳氏提起時,柳氏以為是兩個女兒被什么大人物瞧中了。

她怕玉娘的嬌弱之態更引人欣喜,還說玉娘病了幾日不便前去。

其實陸常文自己也覺得柳氏所料不錯,江知州再親和也有幾分體面怎會不自稱本官反而和自己稱兄道弟呢

至于柳氏說不帶玉娘他也知道柳氏的小心思,想著玉銀畢竟是玉綬的親姐姐,那就如柳氏所愿吧,若真有貴胄瞧中了玉娘柳氏她攔著也沒用。

第二日柳氏和玉銀披金戴玉,很是描眉打扮了一番,款款入了宴席。

待來了江知州的府邸他心中莫名緊張了起來,只因今日除了白家少爺、江知州、和兩位縣令外,遼陽府知府、遼陽府同知皆在酒席上。

珍饈美味俱全,可他食如嚼蠟,只待送完這些頂頭上司們的頂頭上司們再跪求白家少爺。

為著今日,他備了重禮而來。

酒席正酣,江知州提起新來的這一位顧家兒郎,他還尋思著不愧為顧太傅的兒孫,局勢如此還能咸魚翻身。

不想江知州話鋒一轉言及此子至今尚未婚配,聽說陸縣丞家有淑女,今日良宵難得,不如成就一段錦繡良緣。

他登時傻了眼,這婚事只看上首坐著那幾個人就知道是拒不得的。

江知州圓滑老練豈敢妄言,這定是有大人物指點了的。

他站了起來,想起今天來赴宴的柳氏母女,沉默一二,便有了決斷。

下官有兩女尚待字閨中,長女今年已滿十六,小女尚未及笄,顧公子年逾弱冠,下官想還是將長女嫁過去更為妥貼些。

從張口到閉嘴連頭都未敢抬。

在場的個個都是人精,陸常文回護小女兒之意如此明顯怎會看不出來。

白覺恭哈哈大笑道:陸大人如此思慮甚好,你雖得罪過我,但我和姓顧的有交情,你把女兒嫁給姓顧的那就算了,本公子不計前嫌,待來日成婚之時定會去討杯水酒!他眼里譏諷之色明顯,一看和顧不渝倒像是有仇的交情。這場鬧劇般的婚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其實陸常文也有心讓次女去趟這趟渾水以全長女年幼喪母、外家不在身邊的不幸。

可是如果這么做了柳氏會鬧個沒完,現今的岳家也會打上門來。

畢竟和柳氏數年情分,當時的情況只能推出長女棄卒保將。

小兒子陸玉綬是他的一塊心頭肉,舐犢情深。

陸家四子金銀印綬,但看名字就能得知陸常文對男丁的重視了。

把陸玉綬的親姐姐嫁過去,那自己風燭殘年還能全然無憂嗎

再者說這不是有一個女兒嘛,能為難別人何苦讓自己難為。

他也想過了,這次之后抓緊給次女物色佳婿,以防又被大人物玩笑。

自己在仕途上估計到頭了,可玉綬還小,等自己好好將玉綬帶在身邊幾年經營教養,待玉綬略有才名之時再定親事。

屆時次女已在夫家站穩腳跟,也是一股助力。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