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府。
聽著冬青的回稟,宋知雪稍稍松了口氣。
船艙皆是南越貨物,也就是說她們打聽到的消息基本屬實。朱萬松確實是自南越歸來。
那么土豆應當還在荒島。
已經(jīng)十月下旬,早就過了收獲期,若無人挖取,不知是否全部爛在地里。
宋知雪心頭一緊,立即吩咐人再回翁洲,專心往荒島去尋。
本以為失了朱萬松這個錨點,荒島方向不明、位置不明,找起來會很麻煩,誰料不過一旬,就收到飛鴿傳信。
在翁洲海岸碰見一人炫耀一稀奇食物,形似土疙瘩,與圖上所繪物品雷同。
那人說是偶然踏上某座荒島,意外發(fā)現(xiàn),能果腹,口感俱佳。
根據(jù)他的敘述與指引,找到荒島,土豆田已經(jīng)全部被挖掘。
唯余此人手中剩余的一小籃子......
宋知雪差點氣得吐血。
書中有朱萬松立規(guī)矩,妥善保存并守護,是剩余幾大籮筐的。而今沒了朱萬松,竟霍霍地只剩一小籃子!
不過轉(zhuǎn)瞬又接受了,總比沒有好。不然還能咋地!
她迅速回信,令人將東西八百里加急送回京。
等土豆到手,宋知雪眼前又是一黑。
一籃子土豆,小半都已發(fā)芽。
發(fā)芽的土豆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及時耕種,可如今是冬月,天氣嚴寒,并不適宜作物生長。
除非......
宋知雪斂眉,心中有了主意。
******
惠裕伯府。
朱萬松與宋知鳶正在對弈,聽著厲三郎的話,詫異了一瞬:“宋知雪在莊子上弄暖房?”
“是。類似冬日花匠伺弄花草的花房,但宋知雪稱之為溫室大棚。”
溫室大棚......
朱萬松挑眉,這詞還挺新鮮。
他捻著棋子:“勛貴人家可借此在冬日養(yǎng)花,自然也能在冬日種菜。宋知雪能想到這點,倒也算機靈。”
宋知鳶勾唇:“暖房耗費不小,宋知雪能用,我們更能用。
“伯府本就有暖室花房,有經(jīng)驗積累,又有擅于此道之人,比她更占優(yōu)勢。
“她還提出什么建議?”
厲三郎言道:“除暖房外,還有好幾樣,最特別的便是切片育苗。”
頓了下,厲三郎補充說:“她的想法頗多,但都很零碎,東一榔頭西一榔頭,并沒有完整的相關知識。
“旁人往深了多問幾句,她就答不上來了。許多時候需要懂行的梳理。所以她請了好幾個擅長暖房與農(nóng)作的人。
“我們的消息就是從這來的。那些人里有兩個是我們送過去的。”
宋知鳶輕笑:“咱們便依葫蘆畫瓢,再精益求精。
“根據(jù)她的建議,讓精專此道者結(jié)合自己的認知與經(jīng)驗去分析嘗試。
“自然發(fā)芽的作一塊田,催芽切片的作一塊田,視各種情形而定,多弄幾塊試樣田進行對比。
“還要預防病害問題。另外需留出部分種薯妥善保存,以待此次諸田皆失敗,可有機會卷土重來。”
這又是他們的優(yōu)勢。
宋知雪手中種薯只有一小籃子,是經(jīng)不起折騰與消耗的。但他們可以。
一切安排下去,放在朱氏暗地里某個別莊進行,只等數(shù)月后的結(jié)果。
當然,這段時間誰也沒閑著,尤其宋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