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200章 (第1頁)

朱萬松大手一揮:“走,我們拿去給阿英瞧瞧。”

說完,大踏步同付文清往外去。

被丟下的宋知鳶:......果然外甥女比不上親兒子。

她嗷嗚一聲,夸張地對著朱萬松的背影齜了齜牙,模樣兇狠,實則沒往心里去。

畢竟此乃人之常情。

奔四的人了,孤零零三十幾年,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妻賢子孝。

如今天降好大兒,還是找了十幾年的心頭白月光所出。

這擱誰,誰不稀罕啊。

宋知鳶笑著搖搖頭,起身回府。

日子就這樣平靜地一天天過去。

宋知鳶或在家中與宋知非商議府中事務,或陪安哥兒玩耍,或來侯府同朱萬松厲三郎說說話,或約太子喝茶。

生活祥和而安寧。

唯一的“不寧”大概就是宮中隔三差五送來的信件,上面寫著宋知雪的近況。

譬如,今日襄陽令宋知雪端著滾燙的茶盞一個時辰;涼了又換滾水,再涼再換。宋知雪的雙手紅腫成豬蹄,全是燙傷。

譬如,今日襄陽打碎了一地琉璃渣,押著宋知雪跪在上面,直到雙腿鮮血淋漓,站都站不起來。

譬如......

這般種種,幾乎每隔兩三日,宋知雪上回的傷稍微好一點,襄陽就再鬧一回。

折磨人的手段五花八門,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做不出,當真令宋知鳶嘆為觀止。

但宋知鳶知道,這些都是暫時的。

包括如今的平靜也是暫時的,有一場風雨正蓄勢待發,意圖洶涌而來。

這般過了二十來日,宋知非與宋知鳶按照計劃,以宋鈺文名義上書請辭。

有襄陽縣主的事情在,太后默許,東宮順水推舟,陛下很快批準。

次日,宋知非便帶著宋鈺文劉氏啟程前往姑蘇。

當然,宋知鳶也派了一批人跟隨,以“照顧”之名。

又三日,變故陡生。

******

天空淅淅瀝瀝地下著雨,宋知鳶與畫屏打著傘深一腳淺一腳踩在泥濘地上。

太后心腹張嬤嬤一邊在前方帶路,一邊解釋:“宋大姑娘也知縣主遭了大罪,身體雖好多了,心情卻一直懨懨的。

“太后心疼她,提議讓她出宮散散心。考慮到宋二姑娘照顧縣主十分用心,縣主一刻都離不得,只能讓她也跟著。”

宋知鳶嘴角抽了抽,沒接話。

“哪知出來時還艷陽高照,午后竟下起雨。大家只能尋地方避雨,慌亂之間,縣主的玉佩不見了。

“那玉佩有些淵源,是早年先帝給太后,太后再傳給縣主的。縣主當時就急了,宋二姑娘見此,主動返程去尋。

“誰料經過小道之時,山土松軟,順著雨勢傾斜而下。馬車被撞入坡底。趕車的車夫有些功夫在身,及時跳車撿回條命,宋二姑娘卻......”

張嬤嬤神色憂傷,滿口嘆息。

宋知鳶看著眼前十數丈高的山坡,坡上山土傾倒,植被損壞,坡底馬車輪盤散架。

再觀一旁,車夫一瘸一拐,半邊身子因著疼痛動彈不得,衣服上鮮血明顯。

乍看確實是山土滑坡,意外墜落之象,但實際如何,尚未可知。

宋知鳶抬眸眺望高坡。

雨水混合著泥土自上而下滾落。

雨勢不算滂沱,卻已經足夠將一些細節沖刷干凈。

她心中了然,意味深長看向張嬤嬤:“不知舍妹尸身在何處?”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