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22章 (第1頁)

第22章

馬政有自己的事要忙,一邊跟唐烈師兄妹拉近關系,一邊提點呼延慶:

呼延將軍,適才我阻止你行軍法,可是干涉了將軍馭下軍務,還望將軍不要怪罪。

呼延慶心里對馬政倒沒有看法,連忙客氣道:

馬大夫言重了,此行馬大人乃是主使,我和麾下軍漢只是輔佐。

此行事關重大,我也只是想著把差使辦好,于國出力,只是手下蠢笨,差點栽在一個區區江洋大盜手里。

我整頓軍紀,也是將功補過而已!

馬政聽他口氣,還是有點埋怨,不由嘆息:

呼延將軍,我等只是這次差使才相識,但我覺得跟將軍一見如故,心里一直暗喜,將軍治軍武功,我這些日子看在眼里,都是極好的,不愧將門世家,家學淵源啊。

我乃邊鄙之人,從小也常見廝殺,我們狄道人軍中,都是野路子,也不知道什么兵法兵書,但是狄道邊軍,軍法sharen有個三必殺,三不殺的說法,卻不知將軍有沒有聽過

這......小將孤陋寡聞,還望大人賜教。

初掌一軍之時,必sharen!

大軍出征之前,必sharen!

大勝報捷之后,必sharen!

親衛之士,不可殺!

勢弱人少,不可殺!

大敗潰散,不可殺!

呵呵,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三必殺,三不殺只是我狄道粗鄙之士的胡亂說法,肯定不能當成金科玉律,但狄道四戰之地,可以說幾百年來無日不戰,哪怕是亂扯的幾句話,能在軍中流傳數十上百年不絕,或許也有那么兩分歪理,呼延將軍以為如何

呼延慶低頭沉吟,越想越覺得有理。

軍中多桀傲性烈之輩,若初掌一軍,馬上就要大戰,來不及以恩義結人,只能以軍法sharen立威,震懾三軍,才能把軍隊捏成一團,做到如臂使指!

大軍出征,sharen更是自古以來必為之事。sharen以提振士氣,以表死戰決心,以震懾敵膽!當然具體操作各有不同。

比如吳越爭霸的蹫李之戰,本來是吳國勢大,吳王闔閭是主動出軍攻打越國的,但是越國連續派出三支死士部隊突擊,前兩支全軍戰死以后,第三支全部由死囚組成的突擊隊干脆不沖了,斷發文身,全部在吳軍面前自刎而死!這么狠,這么不怕死的操作,那真是把吳軍震住了,軍心不穩,越王允常之子勾踐親自帶兵再沖,吳軍大敗,闔閭的腳趾都被越國大夫靈谷浮一劍剁下來,兵敗身死!

當然也不一定非要殺自己人,大軍出征誓師的時候,殺敵使,殺俘虜,殺質子,也都可以,反正讓大家伙兒醒醒腦子,心跳加劇就可以了,實在不行,最起碼也要殺兩頭白馬黑牛什么的,總之軍陣大事,非殺生不足以表尊重!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