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長史趕緊起身賠罪,“不至于不至于,郡主,你看哪位合適選了哪位就好,他們都是能辦好差事的!”
馬長史就差明說了,要不您二位隨意抽一個?
李云舒看向二皇子,這就是二皇子不想做的事情?二皇子沖李云舒一笑,說道:“我想著這畢竟是在淮南王的封地上,還是淮南王府決定得比較好,我就不便插手了。”
免得日后好與不好的來賴他。
李云舒嘆了口氣,重新拿起冊子看了看,從中指了一個最年輕的,問道:“馬長史,你來說說此人。”
馬長史上前一看,是五年前的一位秀才,如今才剛剛二十有五,“郡主這位我還真的認識,這人姓馬,正是鄙人家中的遠親?!?/p>
“遠親?這是怎么回事?”李云舒奇怪地看向馬長史,馬長史的身份和家里,李云舒還是了解過的,馬長史原本也是京城人士,后來參了軍,家中人口單薄,父母在前些年相繼去世,之后跟隨淮南王在淮南府城落戶。
之后正常的娶妻生子,都是在淮南,倒是沒聽過他還有別的親戚。
馬長史不好意思地說道:“確實是遠親,我祖父那一輩的兄弟家中的幺孫。”
原來是祖父那一輩的親戚,怪不得李云舒沒聽過,“那他怎么會來到淮南,我看此人五年前可是在遼城中了秀才。”
沒錯,此人是遼城人,那是一個比京城還要寒冷的地方。
“我祖父的弟弟當(dāng)年舉家搬到了遼城,當(dāng)年家中應(yīng)該有些陳年舊事,不過我們已經(jīng)不得而知了,只是知道他們家中的人原本過得都還不錯,甚至我這位遠房堂弟還念了書,只是后來這位表弟的父母出了意外?!?/p>
說到這里馬長史有些唏噓,“家中枝繁葉茂,自然不能只供他一人讀書,然后考中秀才后這堂弟便主動離了家,來到了淮南。”
之后的事情這冊子上便有了記載,此人通過馬長史的推薦找了一個文職,便在淮南長久地待了下去。
“為何不繼續(xù)科考?”李云舒問道,既然五年前考中了秀才,那也剛剛二十而已,算得上是年輕有為了。
“考了,不過只考了一次,也許是差了些運到吧,之后他便不再考了,”馬長史如實說道。
李云舒點點頭,倒是明白了,這位遠房表弟大概是聽說有親戚在淮南,便投奔來了,馬長史惜才,這位年輕的小馬大人也愿意試一試,但畢竟不是親近的家人,馬長史不可能一直供著他念書,小馬大人大概也知道人情冷暖。
“那便選他吧,”李云舒決定道,不管何種原因,這么年輕能夠被舉薦到他們的面前,自然是有優(yōu)點的。
李云舒看向二皇子,“不知殿下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