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164章 (第1頁)

“爺爺,今天這件事情,我心里還是有一些想法。我明明一心一意是為黨為國做事,李長江為什么還對我有意見,還給我設局?”梁江濤問道。

他對爺爺是無條件信任,有什么說什么,希望爺爺能幫他解疑釋惑。

這個疑問,其實已經困擾了他很多年。

不只是現在,重生前他在官場也浸淫了二十年,遭遇過不知道多少次這樣的事。

重生前,他多余的話一句不說,只知道干活,還是會遭到許多惡意!

難道有的人天生就喜歡制造矛盾?就喜歡踩別人?

“大孫,對于這個問題,不能憑感情去看,要學會理性。什么是理性?要多站到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多站在全局的高度看事情。不得不說,人是一種主觀動物,天然地會相信自己,懷疑別人,任誰都不能免俗。”

“不要以為高級干部就胸懷寬廣,有容人之量。其實恰恰相反,越是高級干部,見的事情越多,經歷的斗爭越殘酷、越復雜,越明白人性的粗糲,凡是都會從最壞的情況考慮,堅守底線思維。這種情況下,態度愈加鮮明,沒有中間環節。”

“你代表的是李晏清,而李晏清和李長江之間是零和博弈,誰強一些,另一個就會弱一些,而一旦失去強勢,很多政治理念就沒法推行實現,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何況,今天的議題是兩種思路的直接沖突,針鋒相對,但都不算錯。執行了你的,他的就必須擱置。同時受到損失的,是他的權威和威信!這件事這樣了,那下一件事呢?如果再有個幾次,他不就被邊緣化了嗎?所以,為了他的權勢,以及可以憑借權勢做的事情,他必須要對你做些什么,阻止你的勢頭!”

“很多政治斗爭表面上是為了爭權奪利,其實根本上是政治理念的不同,從戰爭年代就是如此,大家對未來都看得不甚清楚,你說這條路,他說那條道,本質上都是好心,但只能選擇一個,怎么辦?就只能比誰的手腕強了。改革開放到了現在,經濟飛速發展,社會日新月異,人民生活天翻地覆,對官員的認知和思維也構成了一個極大的考驗。人類參差,每個人認識不同,理解不同,對同一個事物的看法就可能截然不同,產生矛盾在所難免,從這個角度說,政治斗爭更是思想觀念的斗爭,是改革發展的必然產物......”

梁老繼續諄諄教誨,從戰爭年代說到改革開放,剖析其中深刻的道理。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