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譚立刻意識到,妹妹又陷入了那個可怕的夢魘中。他心疼如絞,將妹妹緊緊抱在懷里,輕聲安慰。宋父宋母也圍了過來,看著女兒痛苦掙扎的模樣,再次老淚縱橫。
那一刻,宋時譚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一種無力感。復仇的成功,并沒有給他帶來預期的解脫,反而帶來了更深的痛苦。妹妹的現狀,讓他意識到,他所承受的,遠不止是外界的議論和家族的壓力。他必須承擔起修復這一切的責任,這比摧毀一個家族,要困難得多。
他開始意識到,復仇并非終點。他必須找到一種新的方式來面對過去,治愈現在,并規劃未來。他不能讓妹妹永遠活在陰影里,也不能讓自己被過去的仇恨所束縛。他需要從復仇者的身份中解脫出來,成為一個真正的守護者,一個能夠帶來光明和希望的人。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宋時譚幾乎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妹妹的康復上。他請來了全國最好的心理醫生,親自陪同妹妹進行心理治療。他推掉了許多重要的商務會議,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宋家老宅,只為了能寸步不離地守在妹妹身邊。他發現,妹妹在治療過程中,對外界依然充滿抗拒,但對他卻有著極強的依賴。只有在他身邊時,她才能勉強入睡,才能在噩夢中稍稍平靜。
宋時譚也嘗試著與妹妹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他會給她講小時候的故事,會帶她去花園散步,會耐心地聽她傾訴那些無法言說的恐懼。他發現,妹妹的創傷遠比他想象的要嚴重,她甚至對任何帶有“謝”字的物品都產生了抵觸。
這種對妹妹的無微不至的照料,也讓宋父宋母逐漸理解了宋時譚的苦心。他們看到了兒子為了妹妹所做出的犧牲,也看到了他內心深處的柔軟和責任感。雖然他們依然為宋時譚的手段感到心驚,但更多的,卻是對他的信任和支持。
然而,宋時譚也清楚,妹妹的康復之路漫長而艱難。她需要時間,也需要一個完全安全、充滿愛的環境。而謝凝月這個活生生的存在,只要她還在江城,就會成為妹妹永遠的夢魘。他不能讓妹妹再次受到傷害。
夜深人靜,宋時譚獨自站在書房里,望著窗外寂靜的夜空。他點燃一支煙,煙霧繚繞,模糊了他深邃的眼眸。他知道,復仇的結束,只是另一場戰斗的開始。這場戰斗,不是針對謝凝月,而是針對他自己,以及他與妹妹的未來。他必須學會如何走出陰影,如何治愈傷口,如何將宋家帶向更光明的未來。
他的內心深處,雖然依然對謝凝月存有怨恨,但這種恨意已經不再是曾經那種吞噬一切的瘋狂。更多的是一種疲憊,一種對過往的徹底厭倦。他意識到,真正的放下,并非遺忘,而是學會與之共存,并從中汲取教訓,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他要將這份痛苦,轉化為前進的動力,用一種更積極、更健康的方式,去守護他所珍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