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七章 (第1頁)

第七章

我挪了挪腿,背上的傷仍然隱隱作痛。

賬本雖毀,可我天生對數字敏感,過目不忘,這十年來,所有賬都在我心里記得一清二楚。

侯府上下每一筆開支,我都能說清楚來源。府里的賬本雖毀,但每一筆支出所在的商鋪,應該也留有底本。大人可遣人前去對賬。

就比如這月,老夫人日常參湯,用人參八只其他藥材若干,自濟世堂購入,耗銀一千二百兩;賀安嫻于李氏金樓買金絲寶石步搖四支兩千三百兩;賀遠山買羊脂玉佩,在玉器店掛賬三千兩......

我一筆一筆將府里支出報出來,賀遠山的臉色跟著蒼白起來。

而陳修派多人去各個店鋪核對這些支出。

有好事人一算,光這個月,侯府就花了一萬四千兩!

有人反駁:平均下來,每月該有一萬八千兩的支出,剩下四千兩,說不定就是這婦人自己貪了!

賀遠山好似找到救命稻草,沒錯,剩下四千兩你作何解釋

我嗤笑一聲,侯爺莫急。上月京郊受災,侯府捐銀三萬兩,開粥棚八個共施粥十七日,耗糧折銀八千兩;老夫人慈恩寺捐香火銀五千兩;新年各家走禮,總計兩萬兩,分別有......

算得快的大喊:侯府上月支出一共八萬兩!

而這時,去核對賬目的已經有十幾人回來了,他們帶回簽字畫押的供詞,說我報的賬目絲毫不差。

不少百姓看賀遠山的眼神變了:我本以侯爺捐了那么多錢,平日里怕是要清貧度日,沒想到那些錢比起侯府的花費,不過九牛一毛。

侯府每年捐五六萬兩,但自家要用十五萬兩,那么多的錢用來享受,皇帝陛下也不過如此吧。

聽到這里,賀遠山的手緊緊握著椅子扶手,幾乎想制止我繼續說下去。

但我沒有停,陳修也不斷派人去核查我嘴里說出的每一筆支出。

直到兩年的賬本報完,陳修派去查賬的人手也要不夠了。我停下歇一口氣,卻看到賀遠山轉頭朝人群里使了個眼色。

圍觀的百姓還在議論:

侯府捐出去的銀子都打著侯爺的名號,可侯爺每日都要去上值,掙錢的都是侯夫人吧那豈不是說,侯府捐的錢都是侯夫人出的

七年前京城百年難遇的大雪災,寧安侯捐了二十萬兩銀子和無數棉襖炭火糧食,成了遠近知名的大善人。可這背后,全都是侯夫人掙來的錢......

有人反駁:別胡說,侯夫人再能掙錢,捐錢的也是侯爺!

可也有人說:我就住在京郊,這幾年受災的時候,我都在粥棚見過侯夫人來巡視,侯爺可一次都沒見過。

說到這,所有人沉默了。

有人忍不住挑明真相:莫非真正心善的,不是侯爺,而是侯夫人

說來侯夫人姓黃,黃氏書坊這些年來供百姓免費讀書抄書,也時常施粥施藥救濟窮苦,莫非黃氏就是侯夫人家的

就在這時,圍觀的百姓被推搡開,有貴人來了。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