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戰(zhàn)斗結束了。
眾人開始打掃戰(zhàn)場。
因為日本兵事先喝了瀉藥肚子疼痛,
再加上趙勛和趙東海等人發(fā)動襲擊打了他們個措手不及。
所以即便消滅了一個日軍中隊,趙勛這邊的傷亡也不大。
總共犧牲了22人,輕傷30多人。
這戰(zhàn)損比堪稱相當出色了。
解決掉日本兵后,趙勛迫不及待地來到那兩輛軍用卡車前,
滿臉笑容地說:大壯,把帆布扯下來看看車上都有什么。
扯啦......
第一輛軍用卡車的帆布被扯下,趙勛一看,頓時驚呆了。
好家伙。
這一整車上有不少棉服和軍需物資,但主要還是磺胺類消炎藥。
磺胺類藥是人工合成的一類抗菌藥物。
1932年gjp多馬克發(fā)現百浪多息能抑制鏈球菌感染。
1935年磺胺類藥正式在臨床上應用。
而且磺胺類藥具有抗菌范圍廣、性質穩(wěn)定、
在體內分布廣泛、制造無需以糧食為原料、產量大、
品種多、價格低廉、使用方便、供應充足等優(yōu)點。
不過磺胺類藥容易讓病菌產生耐藥性,在肝內的代謝產物。
乙酰化磺胺的溶解度低,容易在尿中析出結晶,
從而引發(fā)腎臟毒性,所以用藥時必須嚴格控制劑量和用藥時間,同時服用碳酸氫鈉并大量飲水。
整整有十箱!
發(fā)財了!
真是發(fā)大財了。
趙勛望著這十箱磺胺類藥,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哈哈哈,沒想到還弄到了這么多藥品,全都是寶貝啊。
這些磺胺類藥有藥粉和藥丸兩種類型。
磺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抗感染藥物,早在二戰(zhàn)之前的1936年就已經開始投入臨床使用。
在抗生素被廣泛應用之前,磺胺類藥物是最優(yōu)良的殺菌藥物。
磺胺的發(fā)現和使用在二戰(zhàn)中對抗細菌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極大地降低了二戰(zhàn)傷兵的死亡率。
在傷口上撒磺胺粉以防感染,是每個士兵都被教導的基礎戰(zhàn)場急救知識中的重要內容。
也就是說,在青霉素還沒有大規(guī)模臨床應用之前,磺胺類藥就是最好的抗菌防感染藥物了。
青霉素也就是盤尼西林,是1928年弗萊明在一次實驗中意外發(fā)現的。
到了1940年,實驗室才成功提取出青霉素,
但卻無法進行商業(yè)應用,因為每次只能提取出很少的量,根本無法用于臨床。
直到1943年,制藥公司找到了批量生產青霉素的方法,
于是青霉素才成為了優(yōu)良的抗生素藥品。
現在是1940年,別說紅軍沒有青霉素了,就算是日本兵甚至德軍、美軍都沒有青霉素。
哈哈哈,真是賺大了!
趙勛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在這輛軍用卡車上,除了裝載著磺胺類消炎藥物,還存有其他諸多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