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71章 (第1頁)

第71章

老兵不死,血戰不止。

對于那些想要返回原部隊的戰俘,趙勛也不會加以阻攔。

這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

很快,打掃完戰場后,趙勛便率領著戰士們以及剛剛收編的戰俘,浩浩蕩蕩地返回新中村。

此次太平戰俘營之戰,趙勛不僅收服了魏大勇這員猛將,還收編了一百多名戰俘老兵。

此外,還繳獲了不少日軍特種兵的裝備。

這些可都是難得的好東西啊!

一行人浩浩蕩蕩,平安順利地回到了新中村。

新中村的營地內部呈現出一派秩序井然的景象。

當趙勛把收編的戰俘妥善安頓好之后,他的腦海里忽然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叮咚!恭喜宿主完成了關鍵抉擇,成功獲得了三三制戰術技巧以及伯樂技能的升級增益!

系統接著解釋道:三三制戰術屬于步兵班組突擊戰術體系,可以稱得上是輕步兵戰術的最高成就。

宿主掌握了這一戰術的精髓以后,能夠在實際作戰中靈活運用,極大地提高所屬部隊的作戰效率。

追溯三三制戰術的起源,它的初步形態形成于抗日戰爭時期,在解放戰爭階段逐漸走向成熟,

之后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被廣泛運用,是我軍步兵訓練大綱里規定的重要班組突擊戰術。

抗戰時期,因為八路軍缺少重火力支援,部隊在進攻日軍堅固陣地時,常常由于采用密集沖鋒的隊形而遭受慘重的傷亡。

針對這一嚴峻的狀況,八路軍在戰略層面由中高級指揮官貫徹集中優勢兵力的原則,也就是著名的一點兩面戰術;

而在戰術執行層面,要求低級指揮官注重分散兵力的部署密度,以此來躲避敵方密集火力的殺傷,

同時強調各作戰單位要緊密協作、層層推進、交替掩護進攻。

不過在這一時期,三三制戰術還沒有正式形成......

趙勛之前雖然對三三制戰術有過一些聽聞,但并沒有深入理解它的戰術核心和應用要點。

畢竟在21世紀,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高度發達,這種傳統步兵戰術的訓練已經不再是重點。

時代背景的不同,使得三三制戰術在現代戰爭中的應用場景大大減少。

然而現在正處于抗日戰爭時期,這種強調靈活機動和協同作戰的戰術恰恰具有重要的實戰價值。

如今系統直接獎勵了三三制戰術技巧,趙勛就能迅速掌握并熟練運用這一經典戰術。

三三制戰術看起來架構簡單,實際上蘊含著深刻的戰術智慧。

要想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靈活運用這一戰術,不僅需要掌握熟練的技巧,還更依賴于豐富的戰斗經驗積累。

但系統的獎勵省去了趙勛自己摸索的過程,讓他能夠直接跨越經驗積累的階段。

趙勛知道三三制戰術最經典的戰例發生在某次自衛反擊戰中。

當時,三名與大部隊失散的戰士臨時組成三人戰斗小組,他們繞到敵軍后方,深入敵境達15公里,

先后經歷了5次戰斗,取得了零傷亡的戰績,成功奪取了印軍三個炮兵陣地,擊潰了敵軍兩個炮兵營,繳獲了7門火炮。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