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50章 (第1頁)

果然,陳老頭的下一句話就讓葉西西提起的心落回遠處。

“這花瓶還是完整的,沒有豁口也沒有裂,擺在家里應該也好看,好像收的時候是3毛錢?不太記得了,你們按這個價格給就成。”

算好賬,葉西西掏了錢付款,臨走前悄悄在柜臺的舊花瓶下面壓了10元錢和幾張糧票。

陳老頭幫他們把東西打包好,目送兩人離開。

望著兩人離開的背影離開,老頭推了推金絲眼鏡,自言自語似的哼起酸曲兒。

“青石板上曬芝麻,一對鴛鴦水上劃。你挑水來我澆園,日子甜過蜜罐罐——”

三花貓被驚得蹦上墻頭,瓦當間落下的灰撲了他一脖子,倒把剩下的半句唱詞咽回了喉嚨里。

宋硯洲葉西西兩人前腳剛離開沒多久,后腳孫淑娟就騎著自行車匆匆而來,鈴鐺聲碎成急促的響。

她將自行車停在廢品站門口,急匆忙沖進廢品站。

陳老頭從馬扎上抬起頭看了她一眼,又縮回去繼續打蒼蠅。

“大爺。”孫淑娟叫了一聲陳老頭,陳老頭沒理,繼續慢悠悠打蒼蠅。

“大爺,”孫淑娟扯著嗓子喊,驚得三花貓在墻頭上竄來竄去,“您這兒最近收著啥老物件沒?瓶瓶罐罐的?”

陳老頭掀了掀眼皮,“咋,你要買?”

孫淑娟陪著笑往陳老頭面前湊。

“對的,我想找個...找個腌菜的罐子,要老的,瓷實的。”

陳老頭拿著蒼蠅拍朝屋里指了指,“里面倒是有不少人家不要的破罐子,你可以去看看。”

孫淑娟笑著點點頭,抬腳徑自往屋里走。

她記得花瓶是在西墻根第三摞報紙底下發現的,可眼前的紙堆歪七扭八,最上面蓋著張1972年的農業學大寨海報。

根本不見什么廢舊花瓶的身影。

上輩子她聽人說過,一個城里的工人從一個鄉下人手中用幾塊錢買了個破花瓶,據說是古董,港城的大老板一眼看中它,足足賣了十萬塊。

當時是1986年,一個花瓶能賣十萬塊算是很轟動的一件事情,還上了新聞。

孫淑娟當時羨慕極了。

據那個工人說,賣給他花瓶的鄉下人就是向陽鎮附近的村里的,說是1973年5月份左右去廢品站買腌菜罐子,一眼便挑中了那個花瓶,花了5毛錢買的。

她昨天翻日歷的時候一下子想起這件事,今天就連忙跟學校里請了假過來廢品站,想搶在花瓶被那個農民買走之前先下手為強。

現在自己空間里的寶物都拿不出來,這個花瓶也算是小小的彌補。

可是她在里面找了一圈又一圈,幾乎要把這個小小廢品站里的各種廢品都給翻出來了,也沒有發現自己想要的東西。

她咬著牙扒開報紙,在那人說的發現花瓶的位置扒拉著,指尖被鐵絲劃出道血痕,卻只摸到個豁口的粗陶罐,釉色灰撲撲的,跟記憶里電視上那只泛著幽光的宋代秘色瓷相差十萬八千里。

“怪了......”她喃喃自語,額角沁出冷汗。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