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225章 (第1頁)

葉西西笑著道:“大爺這個您不用擔心,我家有好多親戚,回去分一分很快便吃完了。”

老農放心了,用稱一稱,除去竹筐的重量,“一共有80斤4元,妹子,這竹筐送你了,自家手工編的,不值錢。”

“謝謝大爺。”

葉西西讓大爺把一竹筐的西紅柿搬到角落,告訴他自己家人會過來搬,大爺這才放心地走了。

葉西西又在集市上買了不少東西,農民家里磨的玉米面、自家曬的紅薯干、生產隊剛剛摔死的一大塊牛肉、半扇豬肉......

村民自己紡織的土布、婦女做的千層底布鞋、木匠做的小板凳、竹掃帚。

山民背來野山貨:曬干的木耳、香菇、猴頭菇、竹蓀和牛肝菌,黨參和天麻等中藥,居然還有好幾只活蹦亂跳的野山雞和野兔!

從集市出來,時間已經是8點半了。

葉西西在鎮上閑逛,目光不經意間被遠處一輛印著“公社廣播站”字樣的自行車吸引,自行車上還掛著網袋,看樣子也是剛從集市里出來。

上輩子在省臺當主播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來,她腦子里靈光一閃,她曾經是省電視臺的金牌主播,對播音工作簡直是駕輕就熟。

如果能在鎮廣播站找到工作的話,那豈不是專業對口了?

她疾步追上正推著自行車的中年男人,“這位同志,您等下。”

男人約莫五十出頭,身形微微佝僂,古銅色的臉上溝壑縱橫,眼角的皺紋像被刻刀反復雕琢過。

卻自有一股常年握筆寫稿的文人氣質。

他穿著洗得發白的藏青色中山裝,領口別著一枚褪色的毛主席像章,第三顆紐扣掉了,隨意用麻繩系著。

袖口還套著藍布袖套,邊緣磨得毛糙。

男人鏡片后渾濁卻銳利的眼神看向她,視線將她從上到下打量了一遍,疑惑道:“這位女同志,你找我有什么事嗎?”

葉西西笑著自我介紹:“同志您好,我叫葉西西,是從滬市到青禾村下鄉插隊的知青,請問您是不是在廣播站工作?”

她指著中年男人的自行車上“公社廣播站”幾個字。

男人警惕地打量著眼前這個穿著樸素卻氣質不凡的孕婦,推了推眼鏡。

“是的,我是向陽鎮廣播站的站長徐和平,請問你有什么事嗎?”

他又問了一遍。

葉西西回答:“原來是徐站長,失敬失敬。”

說著便伸出手來和對方握手,這是習慣性動作,徐和平猶豫了片刻還是伸出手來和她輕輕一握,便迅速松開。

“徐站長,我高中時曾在滬市的廣播站實習過幾個月,對播音工作有經驗,請問貴站現在招播音員嗎?如果您錄用我,我一定會用實際行動向您展示我的能力。”

徐站長語氣帶著懷疑:“這廣播站是傳播黨的聲音的重要陣地,可不是誰都能進的,需要有專業的知識和能力,同志,你想找工作的話還是去別處看看吧。”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