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震動整個漢東官場的聯合調查組會議,已經過去了整整七天。
風暴非但未息,反而愈演愈烈,然而,梁瑜卻被意外地被置于了風暴之外。
他領銜的省專案組雖名義上仍在運轉,主導權卻早已被中央聯合調查組實質接管。
梁瑜等人的角色,已從沖鋒陷陣的尖刀,悄然轉變為提供線索、配合行動的輔助力量。
而短短數日下來,調查組的風暴已席卷問話省級干部數名、廳級干部十數名。
被采取兩規措施的干部更是多達數十人!漢東官場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地震!
就在這風聲鶴唳、人人自危的當口,一直處于風暴邊緣的梁瑜。
卻突然接到了調查組的正式傳訊,要求他即刻前往省zhengfu臨時辦公區。
在調查組占據的臨時辦公廳內,組長常德親自接見了他。
見到梁瑜進來,常德從寬大的辦公桌后站起身,臉上帶著一種略顯復雜的溫和笑容,伸出手:
“梁瑜同志來了,有段時間沒和你聊聊了。”
梁瑜雖對這次突然的會面有些疑惑,但面上卻保持著應有的沉穩,伸出手與常德相握,也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笑容:
“常組長,您日理萬機,我倒是想常來匯報工作,多盡一份力,可看您忙得席不暇暖,實在不敢輕易打擾。”
常德聞言,臉上的笑意加深了些,帶著一種長輩式的熟稔擺擺手:“坐,坐下說,都是自家同志,不必這么拘謹客套。”
他特意強調了“自家同志”,目光在梁瑜臉上停留了一瞬,帶著深意。
梁瑜依言在他對面的椅子上坐下,常德也重新落座。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看似隨意地落在梁瑜臉上,語氣平緩地切入正題:
“梁瑜同志,這次找你來,是關于何黎明同志案子里的一個關鍵細節,需要跟你核實一下思路。”
梁瑜心頭一緊,面上不動聲色:“常組長請講。”
常德放下茶杯,手指在扶手上輕輕點了點,仿佛在斟酌詞句:“專案組在梳理何黎明被采取‘兩規’措施前最后24小時的通訊記錄時。
發現了一個高度敏感的通話——他在被控制前不到一小時。
接到了來自專職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高育良同志的電話!通話時間不短。”
常德的聲音平穩,卻字字千鈞:“隨后,高育良同志就極其迅速地向省紀委報告了何黎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情況。
并強烈建議立即對其采取組織措施!正是這個報告,直接推動了省紀委當晚就對何黎明實施了兩規!”
他看著梁瑜驟然收縮的瞳孔和微微繃緊的下頜線,心中已經了然。
他的語氣放緩了些,帶著一種循循善誘的探討意味:
“問題就在這里了,高育良同志當時,究竟是依據什么,能如此肯定地判斷何黎明同志存在重大犯罪嫌疑*。
這個判斷的依據來源,是整個事件鏈條里一個極其危險的空白點啊。”
梁瑜只覺得一股寒氣瞬間從腳底竄上頭頂,瞳孔驟然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