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hù)眼關(guān)燈

第73章 (第1頁)

第73章

懷揣血書的是江南最南邊香苗縣的縣丞,叫孫元。

鄘朝的縣丞大多是當(dāng)?shù)厝耍瑓f(xié)助縣令處理事務(wù),了解民俗,書寫文書之類的。

他們香苗縣算是受災(zāi)最嚴(yán)重的地方,百姓房子都淹到屋頂,更不用說田地了。

連著下兩天兩夜大雨,他們出不去,只能等待救援。

結(jié)果救援沒等來,反而等來催命符。

好不容易逃出來的百姓,被那些官兵驅(qū)趕回洪水里,要逼他們死一死。

縣令張懷是個好官,來了他們縣,為百姓做不少實(shí)事。

百姓們生活好,感恩不已,還會偷偷來縣衙送東西,都是些肉食點(diǎn)心之類。

路上孩童看見縣衙的人都會圍上來問好。

結(jié)果這些人,死的死,傷的傷,僅剩的還要被人滅口。

他們用人墻造出一條路,想要讓縣令離開,但是張大人不愿意。

他說自己要與香苗縣共存亡,現(xiàn)場沒有紙筆,張大人咬破手指,寫下這封信,讓孫元往京城來。

陪同的還有幾個壯勞力,孫元也是個會武的,不然縣令也不會把這個任務(wù)交給他。

剩下的人張大人帶著他們往下游走。

他們這幾個縣都挨著涇河。

這里本就多雨,時常會出現(xiàn)水淹村莊的情況,但是像這次這種大洪水,幾十年沒見過了。

堤壩直接被沖垮,洪水肆虐,房屋坍塌。

發(fā)水時是在半夜,他們身上連個錢包都沒有,一群人東拼西湊才弄到一袋碎銀子。

不到五十兩。

這點(diǎn)錢連馬車都租不到,只能徒步走過去。

光靠走,估計(jì)要走到年后去了。

終于在不眠不休幾夜后他們找到一個棚子,在里面找到銀錢和糧食。

接下來時不時就會遇到一個棚子,他們不敢全部帶走,湊了半個月,終于湊齊雇馬車的錢。

那車馬行還不愿意租給他們,畢竟幾人穿著破破爛爛衣衫襤褸的。

幾人跪地磕頭,邊哭邊說自己的遭遇。

車馬行老板無法,只得租給他們一輛。

可惜,因?yàn)樽廛嚨氖拢麄儽话l(fā)現(xiàn)了,一路走一路被人追殺。

到京城時更是連人帶車翻進(jìn)山溝里,那些人以為他們死透了,才離開。

沒想到這幾人命大,掛在一個藤蔓密布的大樹上。

幾人從溝里爬出來,攙扶著往前走,正好看見魏明一行人。

直接倒在他們面前。

魏明是皇帝近臣,主管全國兵馬調(diào)度。

他本就要進(jìn)宮面圣,直接把血書呈給陛下。

這下,皇帝震怒,立刻召集三品以上官員召開小朝會。

他知道無官不貪,但是為了自己的政績,罔顧百姓性命,絕不姑息。

江南分為十二郡,這次的水災(zāi)就發(fā)生在南淮郡,這是江南最大的郡,也是最富庶的地方。

據(jù)血書所言,南淮郡中的縣城怕是十不存一。

幾十年最大的降雨加上河水泛濫。

不知道會是什么場景呢。

這個郡守真是豬腦子,這么大的事,能瞞住才怪!

估計(jì)堤壩坍塌就有他的手筆。

畢竟南淮郡的堤壩是三年前才新建的,在這之前,舊堤壩可是足足堅(jiān)持100年。

這才三年,就不行了,沒貓膩才怪。

『點(diǎn)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