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被董宏用這等手段給解決了。
比起難民自發的離開,這種手段更是叫人心痛,但是經歷過了一次挫折,這次的圣行大殿建成,比起此前還要堅定不少。
無論是皇帝,還是董宏的想法,都不是其他的人可以隨便左右得了的。
因而他們只能夠眼睜睜地看著難民被沖散,流落到了燕朝的各個地方,而無能為力。
“您離開之前,董宏僅僅只是提出了一個圣行大殿的雛形,卻并沒有說過,是個什么樣的宮殿,而今落成之后,真正的圖紙浮出了水面,卻是叫人瞠目結舌。那圣行大殿,幾乎有幾個縣城那般大小,里面規格極大,還要往內放置無數的國寶鎮壓。”
“便是將天底下最為有能力的匠人聚集在了一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建成的。董宏給出的時間,大概是二十余年。”
這等奢靡的宮殿,簡直是聞所未聞。
而想要做成這樣的事情,都不知道該不該說,是那董宏荒唐了。
反正皇帝也同意了,并且為了能夠親眼看見圣行大殿的落成,皇帝還折騰起來了太醫院的人。
要他們務必替皇帝調理好身子,讓皇帝能夠活到圣行大殿落成的那一天。
為了這件事情,整個太醫院的太醫們是苦不堪言。
“此事已經開始籌備,而因圣行大殿實在是太過于耗費銀錢,戶部粗略的算了一下,就要差不多十個國庫的銀錢,才能夠建成圣行大殿。
此等事情勞民傷財,朝上幾位老臣聽到了這個數目之后,皆是連聲抗議。卻不想皇上主意已決,所有站出來否決這個提議的人,包括了曾老在內,皆是遭到了貶斥。
因為圣行大殿的推行,以至于國安院的山長之流又換了一批人,如今已然成為了董宏的天下,掌著國安院的人,也全都是他的走狗。
曾老被貶斥在家,因著大事在前,也與祝老、淮老商議了一番,得出的結論,也只有讓祝老出山。
祝老依靠著占星之術,在皇上的面前還是有著一定的分量的,但因為圣上決心如此,祝老也不能夠將話說的太滿,只說近幾年的風水,不宜開工。
如今天災國難,甚至還有遠國在一旁虎視眈眈,稍微不注意,動輒就是一朝的覆滅。在祝老的勸慰之下,皇上總算是冷卻下來了。
只是好景不長,不知董宏在皇上的面前進言了些什么,皇上聽信了他的讒言,竟是覺得燕朝的國勢走向了衰落,皆是因為遠國不斷的挑釁的緣故。
因而,圣上決定,讓安王殿下率領了邊疆所有的戰士,前去收復遠國。”
葉成有生之年,都沒有見到過這么荒唐的圣旨。
這都不是抵御遠國的戰士來襲了,而是直接要求他們將遠國給滅了。
遠國若是那么好滅的話,也不會成為燕朝的心腹大患這么多年了。
以前先帝在的時候,國富民強,兵強馬壯,尚且沒有能夠將那遠國徹底的收復,更不要說是如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