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就病了。
如今休養(yǎng)了小半個月,眼瞧著也沒什么起色,朝堂內外雖說是不太明顯,但都紛紛選擇了各自的陣營。
偏巧也就是在這個月內,太子督朝時,頒布了一個旨令。
這個旨令對于眼下的朝堂局勢來說,就好像是一個信號一般,叫人心里發(fā)怵。
原本三年才會進行一次的科舉,太子將其提前到了今歲,并且直接開放秋闈加上春闈,兩考一并進行的方式。
這種事情,是極其少有的。
至少在這百年之內,是完全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而究其根本,許多人覺得,就是因為太子在朝堂之中的勢力不夠。
沒有辦法徹底地奪走董宏手里的權利,太子害怕就這樣下去之后,等到皇帝駕崩了,他還是依舊受制于董宏。
于是就想要在董宏尚且沒有回到盛京中來的時候,先行下手。
只是朝堂之上也就那么些人,光就這一年多之內,能夠拉攏的人太子都已經拉攏完了,剩下的人,他就算是鉚足了勁,對方也并不愿意投靠過來。
出于此,才將主意打到了科舉之上。
科舉選才,而提拔出來的人,自然歸于太子了。按理來說,通過科舉入仕的人,都需要錘煉個好幾年之后,才可以真正地走入到了朝堂之中。
然而如今局勢是這個樣子的,皇帝的身子又一日不如一日,誰也不知道皇帝究竟什么時候會出事,出于此,才需要提前做好了準備。
在此等條件之下,其他的任何事情,比方說提拔出來的人才實力不夠諸如此類的事,都已經不在這些人的考量之內了。
他們只想要贏下政斗,讓太子徹底的掌權。
科舉提前的事情,是在董宏宣布了即將回到盛京之后頒布的,與之而來的,是董家對于盛京各大世家敲響的警鐘。
包括了黃家這樣的生意人在內,俱是都收到了董家送來的東西,倒也沒什么,就是一盒糕點罷了。
然后細究起來,那糕點黑白為界,一明一暗,且送來的童子,必得要在他們的嘴里,問出個抉擇來。
可不就是想要強迫他們站隊,在太子及董宏之間,選擇一人追隨。
因著這事,盛京內很是熱鬧,許多本立場中立的人,如今卻是最為難過的,要面對太子與董宏的夾擊,已經是煩不勝煩。
偏巧在這個時候,那邊疆消停了不久的戰(zhàn)事,竟然又一次鬧騰了起來。
起因,是遠國的軍隊擊敗了邊疆的一個小隊。
這原本只是一件小事,可因為其部署之上的將士馬虎,在得到小隊被擊破的消息時,沒有第一時間傳令回到了大營之中。
導致大營消息滯后,被不知道什么時候從后面趁虛而入的遠國軍隊重創(chuàng),損失慘重。
燕朝這么多年來,邊疆之上雖一直與遠國纏斗,卻是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了這樣的死傷。
一時間,朝野震怒的同時,太子本想要責問鎮(zhèn)守邊疆的安王。
然而傳來的戰(zhàn)令卻說,安王在此戰(zhàn)之中受了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