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紀徵,又被打回冷宮。
消息很快在后宮里傳開。
宮妃們驚呆了,迅速打聽來龍去脈,當得知紀徵干的事情時,不由又一次瞠目結舌。
人怎么能這樣作死呢?
好好的福氣,叫他作沒了!
董寒蘇也很快收到消息,平安覷著她的臉色,又道:
“我去尚膳監時,整個尚膳監都在說這事。四皇子當真膽大包天,怎能跑到御書房大鬧呢?
“乾蒼殿不少人挨了板子,那個朱有福,險些被皇上砍了腦袋,許公公求情,方才撿回一條小命。
“以前在御前服侍多威風呀,如今皇上打發他去倒夜香了。”
董寒蘇仔細想了想,說道:“恐怕四皇子中了計。”
她還算了解紀徵幾分,紀徵膽小懦弱,大抵身子骨壞了,才存了死志,天不怕地不怕。
恐怕有人將喬昭儀陷害溫玉妃的消息,故意透露給他,且遮遮掩掩,話只說一半。
現在的紀徵,還是個半大少年,沒有前世后來的老謀深算與判斷力,又堅信他母妃是冤枉的,可不就一沖動,就跑到皇帝面前喊冤了嗎?
這一喊冤,剛巧撞到皇帝的逆鱗上。
“誰設的計?”平安感興趣地問,“莫非是溫妃娘娘曾得罪過的妃子”
反正不可能是皇后。
皇后連六皇子都懶得搭理,更不會去設計陷害一個失寵的四皇子。
董寒蘇搖頭:“恐怕不是,娘娘們豈敢把手伸到乾蒼殿?喬昭儀做貴妃時,大抵都沒有膽子這么干。”
不是娘娘們,那就是當初與喬昭儀聯手害溫玉妃和皇后的宦官了。
那背后之人,肯定不愿看到,四皇子有任何一絲重得圣寵的可能。
四皇子得勢,必然是要追查溫妃案的。
即便他自己沒能力去查,也會慫恿皇帝去查。
這一回,皇后和太子設局半年,也只把喬貴妃貶為喬昭儀而已,喬昭儀背后的宦官勢力,在這宮里,恐怕是最龐大的一股勢力。
沒有一定的把握,皇后和太子暫時不敢打草驚蛇,對付他們。
平安還要追問什么,董寒蘇不愿深說這個話題,知道得多,未必是好事:
“平安,你有機會跑一趟皇子所,腰帶我快做好了,差幾顆小點的黑寶石,給錦鯉點眼睛。我這兒,可沒這金貴東西,得問五皇子要。”
平安馬上道:“這有什么,我喊上許寧,去一趟皇子所便是。”
董寒蘇拋開四皇子重回冷宮的事,輕松地笑道:
“也不能沒有名目就去。上回辛嬤嬤做了一道桂花糯米蒸藕,我見五殿下多吃了兩塊。今兒我聽說辛嬤嬤又做了,你去小廚房一趟,要一碟,送給五殿下。”
平安瞪大眼:“這,這合適?”
“怎么不合適?我們早就是五殿下的人了,有好吃的,想著五殿下,有什么不對?何況,之前五殿下也給我們送來不少好吃的,咱們該投桃報李才是。”
“嘿,那都是給姐姐送的,我沾姐姐的光,才吃得上。”
平安傻笑,一溜煙跑了。
話說,自從寒蘇姐姐養胖了之后,五皇子便很少再往他們這兒送好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