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大招風(fēng)!”
“我們有些時候也是身不由己。”
“當(dāng)年的胡惟庸一案,我們很多侯伯勛貴,因此被牽連滅族。”
“以往的事情,至今歷歷在目。”
“我們絕不能坐以待斃。”
范勇說道。
第二天。
皇宮內(nèi),寅時。
“老朱這個糟老頭,居然這么壞!”
“小子,敢這么說朕。”
“遲早有一天”
朱元璋看到日記上的記錄,痛罵聲再度響起。
伸手在桌子上拍了兩下。
只有這樣才可以讓他的心情得到平靜。
目前什么事情最重要,他心里十分清楚。
深吸一口氣后,他繼續(xù)翻看日記。
“老朱的引蛇出洞,變成捅了馬蜂窩。”
“雖然猝不及防,但也看清了南北矛盾。”
“這樣的矛盾,遠(yuǎn)比他想象的更為嚴(yán)重。”
“”
“事情出乎預(yù)料。”
“北方籍都察院御史楚軍,第一個站出來奏議。”
“”
“老朱那暴脾氣,滿朝文武大臣不被殺得屁滾尿流才怪。”
“第一批,文官!”
“”
“如今的洪武朝,沒有了馬皇后和太子朱標(biāo)。”
“所以,也就沒人敢站出來指證老朱。”
朱元璋看到朱標(biāo)的名字,心里一陣失落。
標(biāo)兒,為什么這么早就離開了呢?
立朱允炆為皇太孫,也是因為他從朱允炆的身上,看到了很多朱標(biāo)的影子。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朱允炆。
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給朱允炆鋪路。
“老朱最恨的就是違反他制定的大明律法。”
“可卻他自己,親自踐踏了他制定的大明律法。”
“”
“這件事情,不殺就可以解決。”
“但老朱非要動用屠刀。”
“皇帝做的時間長了,是不是變成了死心眼呢?”
“老朱,我拿什么來拯救你啊!”
朱元璋看完日記,徹底愣住了。
他坐在那里,紋絲不動。
過了好一會,也沒有緩過來。
但他在心里,努力為自己辯解。
楚瀟這小子,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朕可是大明天子,大明的律法,怎么可能約束朕呢?
這件事情也沒有違反大明律法。
朱元璋越是這樣想著,心里也就越亂。
朕,真的會遭到報應(yīng)嗎?
不sharen,事情也可以解決?
朱元璋心中非常希望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他又翻了一頁日記本。
上面卻是空空如也。
沒了?
有解決的辦法,干嘛不寫出來?
這小子,居然讓朕干著急!
此時,門外傳來了太監(jiān)的聲音。
“陛下,馬上到早朝的時間了!”
聞言,朱元璋回過神來。
抬頭一看,天也快亮了。
“朕知道了,進(jìn)來吧!”
朱元璋朝著外面大喊道。
宮女太監(jiān)聞言,立即進(jìn)來侍候他寬衣洗漱。
錦衣衛(wèi)詔獄。
最近這段時間,楚瀟感覺自己真是流年不利。
差事一個比一個難辦。
前幾天貢院值守。
那些上疏的學(xué)界人士,已經(jīng)讓他感到身心疲憊。
現(xiàn)在貢院雖然不用去了。
但又來到錦衣衛(wèi)參與辦案。
上峰的意思,這是皇上對都察院的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