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堅持傳統師徒制,則難以滿足大規模培養基層中醫人才的需求。
此外,中醫教材標準化難度也極大。
傳統典籍都是文言文,不同流派解讀差異不小,統一教材編寫難度很大。
往往一點兒分歧,專家們可能就要先打出狗腦子來。
不過這些對于陳佑來說卻不是問題。
他親自編寫了學校教材,以他的醫術水平,自然化繁為簡,內容由淺入深,非常適合中醫教學。
同時也能保證教出來的學生,不是庸醫,至少能滿足基層需求。
“什么是中醫?”
陳佑目光掃過全班,緩緩開口,“以傳統理論為指導,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診斷防治的學科,便是中醫。
它講究整體觀,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
他的聲音溫潤,沒用那些文縐縐術語,三言兩語就把“辨證論治”講得透徹。
丁秋楠越聽越心驚。
她從小就跟著父親身邊學習中醫,很多父親要講很久的東西,陳老師竟然三言兩語就講清楚了,讓人豁然開朗。
她不由豎起耳朵,運筆如飛,生怕漏了一個字。
沈秀萍也聽得入神,筆記本上記滿了標注的重點。
不知不覺間,下課鈴響了。
“好了,下課!”
陳佑拿起教案,轉身離開。
等他走遠了,教室里瞬間炸開了鍋,
“啊?下課了?這時間也過得太快了吧~”
“是啊!我還沒聽夠呢!頭一次舍不得下課!”
“陳老師講得也太神了吧!比我爸講得清楚十倍!”
陳佑聽著身后議論,嘴角不自覺揚了起來。
別說,教書育人還挺有成就感的嘛~
剛走出教室,就見葛春霞從對面教室出來,看到他立刻眼睛一亮,小跑著迎了上來,笑瞇瞇說,
“陳老師,到飯點了,一起去打飯吧?”
“好啊。”
學校地方小,食堂沒設座位,師生都是打了飯回教室或者辦公室吃。
陳佑回去取了兩個鐵皮飯盒,跟著葛春霞并肩往食堂走。
西廂房改造成了食堂,設有四個打菜窗口,其中一個是老師專用的。
中午伙食一般,兩個二合面饅頭,一葷一素倆菜,外加兩個白煮蛋。
這樣一份是兩毛錢,午飯和晚飯差不多。
早飯是饅頭稀飯,配上咸菜,只要五分錢。
老師吃飯免費,學生每月有八塊錢補貼,基本夠吃。
陳佑打完飯回到辦公室,白美立即拖著椅子湊了過來,笑著說,
“佑哥,我和你一起吃!~”
話音未落,葛春霞也端著飯盒過來,“我也來,一起吃熱鬧~”
一時間,陳佑左右各坐了一位女老師,被夾在了中間。
一個清雅靈動,一個嬌俏熱情,場面頓時有些微妙。
高天奇和兩個師兄弟埋頭扒飯,恨不得把臉埋進飯盒里。
師祖的事,他們可不敢摻和,裝瞎就對了~
徐和生老師看得眼熱,偷偷瞟了眼不遠處的安欣。
她邊小口吃飯,邊低頭看書。
像是沒察覺周遭動靜,指尖偶爾翻動書頁,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陽光落在溫婉側臉上,連吃飯都那般好看~
徐和生心里癢癢的,他第一眼見到安欣就喜歡上了。
很想湊上去搭訕,可惜屋里人太多,實在抹不下面子。
只能在心里嘆氣,啥時候自己也能有這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