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hù)眼關(guān)燈

第140章 (第1頁)

自己怎么遇不到?

地攤上能淘到這種東西,可不多見。

她沉吟片刻,道:“這字,初看之下,筆法、墨色、印章都頗有董誥的風(fēng)格。”

“但董誥的真跡,市面上流通的并不多,且大多有明確的傳承記錄。”

“這幅字品相不佳,又有破損,說實話我也拿不準(zhǔn)。”林晚青捋了捋秀發(fā)。

她頓了頓,繼續(xù)道:“我一個人看,或許會有疏漏。這樣吧,我請一位朋友過來一起看看,他是專門研究書畫的專家,意見會更客觀一些。”

李牧點點頭:“可以,麻煩林老板了。”

林晚青拿起桌上的電話,撥了一個號碼。

“喂,老黃嗎?我這兒收到一件東西,像是董誥的字,你過來幫我參謀參謀嗯,好,我等你。”

掛了電話,林晚青對眾人道:“黃老師馬上就到,大家稍等片刻。”

楊一虎小聲對李牧說:“放心這東西肯定是真的,只是我這幾年沒碰古玩,價值拿不準(zhǔn)。”

李牧點點表示感謝,這楊一虎已經(jīng)算是給自己送錢了。

楊一虎微微一笑:“董誥的字,特征還是比較明顯的,行家一眼就能看出個大概。”

沒過多久,門口進(jìn)來一位戴著金絲眼鏡,頭發(fā)花白,氣質(zhì)儒雅的老者走了進(jìn)來。

“林總,什么好東西,這么急著叫我過來?”老者聲音洪亮。

林晚青笑著起身迎接:“黃老師,您快請坐。就是這幅字,您給瞧瞧。”

黃老師走到桌前,目光落在展開的畫軸上,眼神立刻變得專注起來。

他戴上隨身攜帶的白手套,拿起一個高倍放大鏡,從字跡的起筆、運筆、收筆,到墨色的濃淡干濕,再到印章的篆刻和印泥的顏色,都看得極為仔細(xì)。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黃老師時而點頭,時而蹙眉,神情十分投入。

終于,黃老師直起身子,摘下手套。

林晚青問道:“黃老師,這是真品吧。”

黃老師看著畫軸,眼中帶著幾分欣賞,又帶著幾分惋惜:“嗯,從筆法、墨韻、紙張的包漿以及印章來看,這確系董誥的真跡無疑。”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驚。

光頭老徐忍不住道:“乖乖,還真是董誥的真跡啊!”

黃老師繼續(xù)道:“董誥的書法,以行楷見長,雍容平和,圓勁秀逸。

黃老師話鋒一轉(zhuǎn),帶著一絲惋嘆,“可惜了,這幅字保存不善,有多處破損和霉斑,品相大打折扣。若是品相完好,市場價值至少在二十萬以上。”

“現(xiàn)在這個品相,估價在十五萬左右,也算是難得的精品了。”

十五萬!

這個數(shù)字讓在場的大多數(shù)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誰能想到,在地攤上花四千五百塊買來的東西,轉(zhuǎn)眼間就價值十五萬!

眾人看向李牧眼神中充滿了羨慕,幾千塊的東西一下翻了百倍的價格。

李牧感激看了一眼楊一虎,道:“楊哥,以后找你多學(xué)習(xí)”

“李書記你客氣了,你幫我們的忙,可不是這點錢能夠衡量的。”

林晚青知曉了李牧的身份也想結(jié)交一番。

她經(jīng)營百寶閣多年,一般都是和商人打交道。

林晚青微笑道:“董誥的真跡,即便是品相稍差,也是極具收藏價值的。不知李書記,可有熟出手的意愿?我百寶閣愿意出二十萬,收購這幅字。”

二十萬!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