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高書記,有件事我覺得應該向您匯報一下。”
“哦,顯文同志,什么事?”
“高書記,是這樣的。”
”我來京州之前,呂州的江云山江書記想讓我幫忙轉達一下呂州市市委班子的請示。”
“請示?”
“是的,呂州市的市委班子想請您回呂州看看,視察視察。”
王顯文說完,也是看向了眼前的高書記。
而后者的神情,卻是十分平淡。
“究竟是呂州市市委班子的意愿,還是這江云山同志的意愿?”
高育良說完,看向了王顯文。
這位高書記的目光,似乎能夠洞察一切。
王顯文本就不看好那位江書記,現在聽到高書記的這番話,自然也是摸清楚了高書記的態度。
所以也是如實匯報道,“高書記,是呂州那位江書記的主導意愿。”
言語間,也是用了‘那位’兩個字來形容。
嗯,高書記的態度,那就是我王顯文的態度。
之前那是還不了解高書記是什么態度,所以還是正常對待。
而現在既然了解到了,那自己的態度肯定是要跟高書記高度對齊的。
對于王顯文的表現,高育良也是看在眼里。
很明顯,這番表現是合格的!
“顯文同志,你是什么看法?”
王顯文知道,考驗來了!
“高書記,我以為,這個視察的事主要還是看您的行程。”
“一切以您的標準為標準。”
“您是呂州的老領導沒錯,但您更是咱們漢東省現在的省委副書記。”
“是整個漢東的領導!”
“需要關注和視察的,不止一個呂州。”
“所以說,這位江書記和呂州市市委的意愿,要服從您的行程安排。”
說人話就是:最終解釋權在您手里。
去與不去,服從您的意志。
但有一條不變的是,我擁護您的任何抉擇。
“顯文同志,你說的對。”
“這些,還是要看行程安排。”
“我現在已經不是在呂州當書記的時候了,要操心的不止一個呂州了。”
“具體的,以后再說吧!”
“如果他要問,你這么回復就是。”
聞言,王顯文也是直接領會到了高書記話中的意思。
也是,高書記愿意去呂州視察才怪。
你江云山現在,連最基本的態度都沒端正。
你要真有這份心,那就不是托我來表達意愿了。
而是應該親自來趟省委,向高書記匯報一下工作。
這樣,最起碼先把態度端正了。
成與不成,高書記起碼還能見你一面。
但現在嘛,你連一個被視察的機會都沒有了。
所以說,既然決定了,你就要盡最大的人事,剩下的就交給天意嘛。
而不是像現在,既想做,又拿不出全力。
從頭到尾,畏手畏腳的。
機會,那是留給有準備且有魄力的人的!
如此作態,你讓高書記怎么給你機會嘛!
給你,你也接不住!
“好的,高書記,我會向呂州市市委班子轉達您的指示的。”
“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