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想知道什么?”朱冶之問。
長華也不啰嗦,直接道:“我想知道‘衛水之變’的始末,為何會發生,都有誰參與?”
但見長華目光沉靜,顯然不是一時起意,他沒多問,立時整理了下自己知道的信息,道:“神隱末年陛下登基,北盛發兵三十萬南下欲攻大祁,寧朔將軍尚毅卿率兵迎敵,將北盛軍阻在荊襄以北。次年陛下登基,改元向朔,春日任命尚毅卿為北伐先鋒軍發兵反攻北盛,連戰連捷,所向披靡,就在即將兵臨盛京鄴城之際,尚毅卿在衛水兵敗被俘,所率五萬先鋒軍全軍覆沒,這就是‘衛水之變’。現在所有的載錄都說尚毅卿貪功冒進致使先鋒軍落入北盛的埋伏之中,突圍失敗以致全軍覆沒,尚毅卿貪生怕死被俘降敵,至今仍在北地做人走狗。”
這是大祁的恥辱,也是大祁軍中最深的傷疤,哪怕過去了十幾年,朱冶之仍覺心中沉痛。
片刻之后,他才道:“當時共同北伐的還有江夏王與現在的鎮軍將軍何伯淵,分別為左右軍,大將軍何彥度坐鎮中軍,我伯父亦統軍兩萬為策應,負責糧草押運的是永安長公主的駙馬,當朝太傅謝珪。對了,還有義興大長公主之子、瑯琊王氏的王曄,此人便是如今有江左王之女信安郡主與尚夫人陸照蘊當時都在洛陽,尚毅卿兵敗之后洛陽淪陷,兩人皆死于亂軍之中”
朱冶之說完沉默下來,長華也是皺眉不語,半晌才道:“尚毅卿在北伐之初可謂屢戰屢勝,無一敗績,這樣的人,怎么會在將要全勝之時失去耐心貪功冒進?”
易地而處,若長華在那個時刻,絕不會因一時心切而增加任何一絲失敗的風險,她只會更加謹慎。
“所以,傳聞尚毅卿被陷害,衛水五萬英魂蒙冤的事,十二兄知道嗎?”長華道。
朱冶之愣了愣,第一反應卻是看向門外。
“衛水之變”已成定案,大公主這話便是在違抗皇命非議朝政,被那些御史聽見不知要如何彈劾。
“十二兄放心,我這院子不許進人。而且,蹇三就在院外護衛。”
朱冶之卻道:“隔墻有耳,公主還是小心一些。”
“是,”長華點頭,仍舊追問:“十二兄聽過這個傳聞嗎?”
朱冶之:“”
面對大公主那雙清亮的雙眸,他沉默片刻,點了點頭。
“但皇上已經下了旨,五萬前鋒軍也都給予了雙倍的撫恤,這事,不要再說了。”
若可以,長華也不會翻這舊案。
她將昨夜萬慶發現了血書的事說了,在朱冶之震驚的目光中道:“董掌事自縊顯然是被迫,害我不成,未免我查出什么,她便要‘死無對證’。但她卻又留了血書,這就是那背后之人還有謀求。黑衣人收走了血書,還放火燒了那間屋子,大約是想掩蓋這血書并其上內容的存在,他不想讓人翻這舊賬。此人用意不知為何,他不想我知道,但十二兄,我不能當真不知道。”
長華嘆了一口氣,“多年前的那場戰役與我本無關系,但為何揭出這一樁前塵的是我的女使?顯然他們認為這件事與我有關系,我想知道,到底有什么關系。”
只有弄清楚了這個,長華才能知道董欣背后之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會知道黑衣人要掩蓋的究竟是什么。
朱冶之卻沒立時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