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89章 (第1頁)

長華料得不錯,張勤見了魯青后便收下了他送上的水匪罪狀。

官匪勾結(jié),魚肉百姓,這可都是大罪,這回那顧琰之無論如何也難逃一死了!

張勤捧著那罪狀,如奉珠玉。

就算那顧氏背靠江夏王府,這回也救不了顧琰之,他定要替他的縱兒討回公道,報仇雪恨!

但張勤覺得還是不保險,他叫人快馬加鞭,將那罪狀送到了身在建康的族兄張椒的手中,張椒雖是太常卿,但認(rèn)得不少御史,叫那些御史造下聲勢,一來免得顧琰之再次逃脫,二來也可令顧氏蒙羞,叫他們再也包庇不了顧琰之那奸賊!

而后張勤馬不停蹄,直接去廣陵求見南徐刺史阮平之,將那顧琰之通匪的罪證交了上去,又搜集了不少顧琰之貪污受賄、強占民財、逼死百姓的罪名,力求阮平之為民除害,將顧琰之繩之以法,還吳郡清白天地。

為免阮平之和稀泥不肯治顧琰之的罪,張勤還帶了包括魯青在內(nèi)的一干苦主親赴廣陵,一時間刺史府內(nèi)冤聲四起哭聲震天,引得無數(shù)百姓駐足,便是那阮平之想要大事化小也不能夠。

本約了友人清談的阮平之只好結(jié)束行程,接下罪狀,下令將那顧琰之押送到刺史府來。

直到被抓,顧琰之都不知是犯了何事,竟驚動刺史,直接派人將他拘拿。

等見了阮平之,顧琰之自要叫屈,阮平之礙于顧琰之的出身倒未立刻定罪,而是召吳郡太守顧暉之前來詢問,顧暉之自然是一一辯駁,還拿出了顧琰之未曾通匪的證據(jù),且將舊事講出,反誣張勤挾私報復(fù)、羅織構(gòu)陷,請阮平之將張勤下獄重罰,以儆效尤。

與之同行的江夏王世子穆元崇雖未出言,但他與顧暉之同來之舉便是表態(tài)。

查證顧暉之所言屬實之后,阮平之陷入沉默。

原告竟是被告,這反轉(zhuǎn)過大了,但他也未立時裁決,而是道顧氏老夫人壽日在即,先令顧琰之回去為母賀壽,之后他再召兩家前來進行宣判。

顧暉之等人對此自是不滿,但好歹顧琰之被放了出來,第二日又是顧老夫人的壽誕,便暫時作罷。

而顧琰之被抓,顧暉之穆元崇忙著給他洗脫罪名無暇他顧之時,張勤已叫尉曹中的心腹將魯氏被押之人轉(zhuǎn)移到了自己所管的獄中,除了暫時不能被放出之外,魯氏諸人已被妥善安置,一日三餐也有專人負(fù)責(zé),境況算是好轉(zhuǎn)不少。

魯夫人情知這不是自家那莽直的兒子能做出來的事,見面細(xì)問之后,確認(rèn)也不是自家此前向外求援后的結(jié)果,畢竟,魯氏交好的那些人官職不高,也沒這么大的能耐,便好奇兒子到底受了哪一方高人的指點。

魯青卻不肯說,只道:“阿娘莫問這么多,我答應(yīng)了人不能說的。”

他雖是個憨的,卻知道什么叫言而有信,答應(yīng)了不說,便死都不能說。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