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68章 (第1頁)

之前長華借著與祝陵令飲茶下棋之機,曾仔細探過,祝陵令安好,陵衛之中也無受傷之人,長華找不到證據,也只能暫時作罷。

很快年關將至,長華忙了起來。

禁衛營和尚園那邊不需長華操心,魯氏作坊更是無事,她忙的是時園孩子們上學的事。

濟弘不能在時園常待,孩子們要讀書,找個正經的夫子才行。

于貴本找了一個,可那夫子見學生年紀小,都是泥腿子不說,又有男有女,竟不愿教,再找一個,總算肯教,卻要男女分開,男童這邊教些正經的四書五經,女童那邊只肯教些識字的課,多的不教。

長華不肯用他,索性自己編了課本排了課,識字、算術、武學,這是基礎,另準備了醫學、農學、女紅等,預備孩子們選學。畢竟學些實用的技能,將來有一技之長,才是孩子們最好的立足之道。

課排完了,夫子卻仍沒找到,長華正犯難,就收到了尚蓮秾送來的信,原來她那倆弟妹回去同她說了這事,叫她知道,她便薦了一個人來,竟是那紀氏郎君紀松川。

長華知道紀松川身手不錯,卻不知他讀書多少,但觀他文章,工整嚴謹,教幾個孩子自是綽綽有余,只紀松川也算世家子,竟愿教授無知孩童長華為此特意見了紀松川一面,道他去時園做夫子是大材小用,她另給他薦個更好的去處,問紀松川愿不愿意。

哪知紀松川卻拒了,直言道,那課本內容從未見過,甚感興趣,這才愿教。

長華就點了頭。

紀松川教識字算術,于貴教武,濟弘教醫,又尋了個頗有經驗的老農,另一個針線了得的繡娘,課程總算能開了起來。

杜夫人聽聞此事,將魯氏族中年紀差不多的孩子也送了來,長華問紀松川嫌不嫌多,紀松川哈哈一笑,只道多多益善,長華便不客氣,不僅收了魯氏家中的子弟,還應濟弘所請,將法華寺客舍中的孩子也接了來,一并交給了紀松川。

孩子多了,筆墨紙硯也費的多,尤其是紙,尋常人家一年也難見幾張,皆因價貴,但要習字,不費紙怎么行?況還有書,算下來也花費不少,長華便盤算自己造紙,一來供應時園,二來也掙些錢——禁衛營開銷甚大,要打造精兵,不砸錢不行。

長華打定主意,便叫人去尋造紙作坊,若有合適的,她直接買一個下來。

但尋了幾日都無著落,又到年下,人人忙著過年,長華本想先放了此事,等年后再叫人去找,可巧就有家作坊找到于貴,道家中產業頗多,顧不及這造紙作坊,愿將作坊出手,甚至連契書都帶了來。

這般周全,于貴甚是高興,立時親自來尋長華,長華聽了,卻不歡喜。

這是第三次了。

此前于貴尋夫子多有不順,紀松川是意外之喜,但那教授農學的老伯和女紅的繡娘,因長華要求頗多,開始時一直尋不到合適的人來,后來忽然尋到,聽于貴說,也是人家送上門來長華一開始還怕這倆人別有居心,但叫人打探一番卻無可疑之處,她這才應了。

事有巧合,卻無事事巧合,造紙作坊又是這般,怎能叫長華不起疑心?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