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謝宴一般激動的大有人在。
皇帝騰得從座上起身,再次站到高臺邊緣,望著校場上迎風而立的女郎,他欣慰地舒了一口氣,微微地點了點頭。
何皇后亦為這一箭驚艷,但礙于太子之前的表態,她只能安坐位中,沉默以對。
皇帝身后的幾位老臣也都驚詫不已,但喜形于色的不多,畢竟,底下的比試關乎大公主和親之事,樂見其成者眾,可經過那一日三皇子駁斥太子之語的警示,盼著大公主在校場上給那吐谷渾人一個教訓的人也不少。
皇帝站出來后,便陸陸續續有人站了起來,同皇帝一起站在高臺邊緣,默默地為校場上的大公主加油助威。
這些人分別是豫章王,馮中書,廷尉正王皓,揚州刺史柴善,南徐州刺史阮平之,鴻臚卿周顯,太常寺少卿紀孝本,繼這幾人之后,又有不少人站了起來,但何氏門下眾人卻一個都沒現身,與二皇子母族聯宗的張椒亦無表示,只在另一處看臺上坐著的各家年輕子弟熱血沸騰,見何家大郎君何琇都站了起來,便不管不顧地站出來很多。
盧望之坐在眾公卿之后,看著眼下情形,目中不禁閃過一抹暗芒。
很快五十人射過,除一人太過緊張摔下馬來,另一人三箭射過無一矢中的外,其余人等均射中了靶心,這一場,若只以大公主隊和吐谷渾隊相比,乃是大公主惜敗。
但十支隊伍全部射過,大公主隊的成績卻算是中上——三皇子隊亦是全中,何家軍隊與北營軍隊與大公主隊一般是四十八人射中,太子隊與二皇子隊是四十七人射中,荊州軍、揚州軍、南徐州軍脫靶的士卒俱超過了五人,也就是說,按排名,大公主隊與何家軍北營軍并列第三,在十支隊伍中躋身前五,可以獲得一籌。
禁軍統領蕭起親自將第二場騎射比試的玉籌送到了長華手上,賀道:“大公主箭術精妙,贏得此籌亦是應該。改日有暇,還請大公主賜教一二。”
長華哪有心思與他切磋,就道:“雕蟲小技,在蕭統領面前不過是班門弄斧,不敢獻丑。”
蕭起愣了愣,沒料到大公主拒絕的這樣干脆,他抬眼看過去,只見那少女目光清明,沒有得意,亦無輕視,仿若自由自在的一泓清泉,任憑岸邊照影的人嬉笑怒罵,它仍舊清凌凌的,沒有一絲波瀾。
不過半年,大公主竟越發沉靜了。
蕭起拱了拱手,道了聲“不敢”,便帶著人退了開去。
長華將玉籌收入袖中,一轉身,就見蹇三季強等人垂頭喪氣,朱冶之雖不至如此,卻也木著臉面無表情,再看他們身后眾人,個個沒精打采,顯然都被敗給吐谷渾隊的現實打擊的不輕。
長華笑道:“已經比完的結果已定,但大比還有第三場,你們確定要帶著這樣的情緒去迎接明日的團戰嗎?”
眾人一愣,紛紛咬牙,他們輸了第二場,再不能再輸第三場了!
長華點了點頭:“這就對了,往事不可追,但明日尤可期,只要贏了第三場,勝者終究是我們。為了明日之戰,請諸位打起精神,為我,為大祁,也為了你們自己,拿出全力,再戰一場。”
“是!”眾人齊聲應對,聲震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