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解釋才明白,畫得像只是最低級的境界。
一幅真正的名畫,必須融入自身精神,蘊含獨特意境才行。
交談間,黃語大師筆下的畫面逐漸成形。
那是一幅山林鳥雀圖,寂靜的樹林中,兩只鳥兒在空中飛舞。
雖畫面靜止,但卻給人一種鳥鳴清脆、回蕩山林之感。
仿佛瞬間將人帶入山林,領略鳥語花香的美妙。
“陸大師,這便是意存境界的畫作嗎?”
黃瀟忍不住問道。
能給人這般感受。
說明這幅畫已然蘊含深厚意境,讓人一看便難以忘懷。
“嗯!”
陸沉大師點頭:“這幅畫確實達到了意存境界,不過,也只是剛夠得著邊。至于為何這么說,就需要你們去鑒賞,誰能準確答出,誰就獲勝。”
“是!”
黃瀟和白遜立刻將目光聚焦在畫上。
沒過多久,黃語大師停筆。
這幅山林鳥雀圖大功告成。
“呵呵,許久未畫,筆法生疏不少,獻丑了。”
放下毛筆,黃語大師微笑著說道:“陸沉,輪到你了。”
“好!”
陸沉大師也不推辭。
他幾步走到桌前,毛筆在紙上肆意游走,墨汁滲透紙背。
同樣身為第三境的書畫大師。
顯然陸沉作畫更為得心應手,揮灑自如。
他畫的是一片江水,一葉扁舟漂浮其上。
畫面中雖無驚濤駭浪,亦無狂風暴雨,但卻給人一種逆風中奮力前行、與巨浪搏擊的感覺。
船上的人物,雖只是寥寥幾筆勾勒,卻盡顯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堅持。
讓人看后不禁熱血沸騰。
“還是陸老弟技高一籌啊!”
還沒等陸沉畫完,黃語大師便忍不住贊嘆。
他自己雖也擅長作畫,名氣頗大,但與陸沉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
山林鳥雀圖雖不錯,意境也尚可。
但仔細琢磨,與陸沉這幅畫的意境相比,還是差了許多。
他只是描繪出山林的寧靜與喧鬧,而陸沉卻將內心的抗爭展現得淋漓盡致。
水平顯然更勝一籌。
“怎么樣?你們能看出些什么?”
贊嘆過后,黃語大師笑盈盈地看向白遜和黃瀟。
“陸大師這幅江流圖,我能看出用了三種作畫方法,十二種筆法。”
“其中似乎還有八十年前聲名遠揚的書畫大師溫嬌的風格影子。”
黃瀟思索片刻后說道。
陳溫,是東海城有名的女書畫大師。
名噪一時,筆鋒細膩,擅長山水,畫水之技堪稱一絕。
被譽為東海城三百年來第一人。
“我也看出來了”
白遜趕忙附和。“嗯,還算有點眼力。”黃語大師微笑著點頭。
“三種作畫方法?十二種筆法?”
一旁的蘇白無奈道。
在他看來,這位陸沉大師不過是拿著毛筆隨意涂抹,根本沒看出有啥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