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5章 (第1頁)

王大珰擬了一份圣旨,給皇帝過目。皇帝點頭后,又經內閣閱過,再由劉公公拿去姜家宣讀。

這日正值赤烏懸掛中天,蟬鳴陣陣。

劉公公臂上搭著拂塵,朗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工部尚書姜行,堅守自盜,貪墨公款,罪不容恕。念其主動坦誠,并交代全部贓銀地點,特賜抄家流放,罪不及妻女九族,欽此!”

李氏直接暈了過去。

“娘!”姜衣如慌忙扶她,臉色慘白,不知所措。

姜衣璃跪得筆直,雙手向上:“臣女接旨。”

她手心里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重量,忍不住心潮澎湃。

太好了!不用死了。

沈晝程未完,宅子他自然拿不到手。再說,區區商賈,怎敢跟錦衣衛搶?!?/p>

“那娘,咱們快走吧!”

拿不到宅子,那定是要來索回銀錢的。

二人匆匆忙買了輛奢華馬車,雇傭幾個丫鬟奴仆,就馬不停蹄地出了城。

錦衣衛抄家結束,一名小旗來報,說城東別院跟人發生了爭執,有位富商非說宅子是他的。

沈晝見慣不怪,“講道理管什么用,拔刀啊。”

“你們腰上的繡春刀是紙糊的?”

姜衣璃穿著素雅的淺藍色綢裙坐在鐘樓下,街邊的四方小桌,悠哉悠哉地吃一碗槐葉冷淘。

這類似于現代的涼水焯面。

瓷白的小碗,里面鋪了青菜葉子,面條絲滑,參雜著槐葉的冷香,撒上小蔥,紅椒,姜末,清涼在舌尖,亦能消除暑熱。

這一碗面花了五文錢。

姜衣璃吃面時,算了算,這時出城,她晚上要在林中度過。

不如休整一日,明早出發,先出了城,再乘船,去杭州和翠微匯合。

王尚書府。

王崇是六部之首,吏部尚書,亦是內閣首輔,文臣第一。

如今已是八十余歲,面如枯槁。老人家躺在梨木榻上,背靠著繡枕,床頭懸掛一幅垂釣圖。

畫面空曠,只有寥寥兩筆,勾勒出了河岸和釣者。

王崇蒼老的手指觸上畫,“玹哥兒的畫功更勝從前?!?/p>

老師一般稱學生表字,王崇卻稱謝玹為玹哥兒,足見親近。

榻邊的黃花椅上端方地坐著位雅致公子,皙白的手指執著湯匙喂他藥,“老師過獎了。”

“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乃是君子?!蓖醭缧Α?/p>

這畫正是天橋坍塌那日送來的。

謝矜臣的目的也不是送畫,他在送弦外之音。

釣者,等也。

他要師座旁觀,不摻和雍,榮兩黨之爭。自己也拒絕了雍王上門求助的途徑。

這件事,他要的結果是,雍王落敗。

“父親?!?/p>

一道輕柔的女聲響起,王娉端著茶走進里間,一身紅豆色裙衫,身量苗條,笑容嫻靜溫柔。

她低頭,將白瓷茶盞雙手奉上,道:“這是清明前的洞庭碧螺春,我用去年埋在梅樹根下的雪水泡的,師兄嘗嘗?!?/p>

“有勞師妹。”謝矜臣接過。

榻上的白發老者嘆:“只你師兄一杯,你爹倒沒有。女大不中留啊。”

王娉臉頰飛紅,偷偷瞄謝矜臣一眼,嗔了句“爹”,拿著茶盤小跑出去了。

卻沒有走遠,小心地躲在門框后,屏息偷聽。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