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120章 (第1頁)

“爺爺你看,這條水渠離咱們村挺近的,中間也沒有其他村隔斷,我尋思著讓三爺爺出面帶人挖水渠,咱村要挖個池塘聚水,萬一旱了呢。”

“嗯,眼力不錯,我昨天找你三爺爺商量這事呢,這五十畝地幾乎連著咱村的土地,我們想把水渠徹底貫通,在挖個池塘存水養(yǎng)魚,正好荒地那頭也能灌溉了。”

“行,錢不夠找我二哥要,我給他留了錢。”

“不用,這個就是耗人力,不需要啥錢,不就做飯么,一頓飯我們還管的起,這回也農(nóng)閑了,閑著都來干活,不干活就生是非。”

五爺爺幾人早就商量好了,水渠要怎么挖,池塘挖在哪最合適,都門清了。

“行,姜還是老的辣。”

“你就安心走吧,我保證不讓他們閑著還讓他們有錢賺有肉吃。”

五爺爺朝趙鳳擠擠眼,逗得她哈哈大笑,伸出大拇指稱贊。

看過了地心里就踏實了,這是好地養(yǎng)護的很好,拾掇一下就行。

過了幾日三爺爺敲響黃鐘開了祠堂,召集村民說說最近發(fā)生的事。

“今兒叫大家來呢,是有些正事要說。

第一個就是斌子成了舉人,大家也都吃過席了,但我有些話要說,打今兒起不許你們打著趙斌的名義為非作歹,例如借高利貸,dubo欠債做壞事,讓我知道了滾出趙家村。”

“那必須的,不能壞人名聲。”

“嗯,第二條就是斌子給村里買了祠田,用鳳丫的名字買的,這些祠田要應(yīng)付一部分學(xué)堂的開支,還有修繕祠堂以及幫助困難的孤兒寡母。祠田和荒地都挺多,需要人干活,這個咱們后面在商量人手和租聘的事。”

“太好了,鳳丫和斌子可是給村里干了不少好事了。”

村民們都紛紛點頭稱贊二人,祠田有不少好處,但與村民來說,窮,自己都吃不上飯了哪里管別人呢。

“這斌子的同窗李公子得了他的幫助,人家懂事感恩,給咱村學(xué)堂捐贈了一批書籍,這樣孩子們讀書也不發(fā)愁了。

還有斌子是舉人,但只有血親才可以落在他名下免于賦稅,其他人是沒資格的,掛了就是違法,是要被革除功名的,其他人不用想了。

大家可以考慮開荒,開荒免去頭五年的稅呢,咱們還是走正道才長遠么。”

“原來還要革除功名啊?”

“那不然呢,誰交稅?當兵打仗吃的啥,都是賦稅收的糧食啊。”

三爺爺沒好氣的瞪了下面一眼。

村民縮縮脖子不敢嗆聲。

“還有一個事就是咱村地也多了,需要開挖水渠和池塘,這是大家的事,每家每戶都要出人頭來干活,老五和我家,還有老八這三家掏錢管大家中午一頓飯中不?”

“好,既然是為了咱自己還推脫啥呀,啥時候干?”

底下村民也很愿意,水是個很要緊的事,便利些就能省不少力氣呢。

“明兒就開始干了,這不正好農(nóng)閑么,咱們趁著這個冬天給它挖好,開春能方便許多,池塘里還能養(yǎng)魚蓮藕啥的,這些賣了錢以后也是大家伙一起均分。”

“成,一起干。”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