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母親的話,趙鳳無奈只能安心等著大哥高中以后才能回家祭祖了,屆時再把村里的族學好好規整安排一下。
陽子叔委托沈管家給買鋪子和宅院,有好的田地也可以打聽一下,打算給兒女買點產業。
庚子也到了要說親的年紀了,別看庚子是走管事商人這條路的,但想和他說親的人真不少呢。
趙陽一家子都是農戶,現在不算商人,干的也是管事這樣的事,所以本質還是農戶,未來庚子的孩子如果想科舉讀書完全沒問題,因為他家并沒有直接經商,打了個擦邊球而已。
庚子媳婦的人選就顯得很重要了,陽子叔特地來找趙斌和趙鳳商議庚子和燕子的婚事人選方面的問題,想讓他倆給拿個主意。
“叔,咱們先說燕子吧,您知道我為什么一定要逼著燕子和秀兒學禮儀規矩么?”
趙鳳望著陽子叔和庚子還有誠子哥,臉上帶著笑容。
“希望她們有大的改變,我瞧著是比以前更爽利,像大家小姐了,秀兒都比以前精明能干了,心里一本賬。”
誠子也看到了秀兒的變化,心里還是很認同很佩服趙鳳的深謀遠慮。
“這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開了眼界漲了見識,那么我認為燕子能說到更好地親事,自己還有個胭脂鋪和嫁妝產業,燕子有資格說一門寒門士子的親事,將來也能幫襯兄弟。”
說到這頓了一下,“咱們都是一個姓的宗族,趙家村十戶九戶都連著親戚呢,同氣連枝,這未來不能只考慮自己了,也要考慮宗族和未來。”
陽子叔幾人都認可的點頭,“你有什么想法給我們也說說,我們心里也好有個底。”
如今陽子叔這樣的長輩也十分看重趙鳳的意見,每次都會詢問參考她的想法。
“三爺爺來信了,想給我二哥說王家村的姑娘,王家當官的多,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趙家村,也要團結起來。女孩還是男孩的親事都要慎重。
我要織一張網,一張人脈親眷組成的大網,彼此互相照應,互相提攜,機會和消息渠道就多了許多。
燕子和庚子哥的婚事,我的意思是按照王家村這樣人口多讀書人多的家族尋摸,不一定非得高門大戶。
高門大戶固然好,可人家未必看得上咱這泥腿子,反而和我們一樣都是耕讀之家也是可以互相提攜的。”
“我贊同,這是個好辦法,也是正道,巴結高門未必好使,在人高門大戶眼里咱還不如人家的奴才好用呢。”
誠子哥也很贊同這個想法。
“如果你想讓燕子和庚子哥都留在京城,就要說個差不多的親事,我心里傾向耕讀之家的寒門士子。
至于庚子哥么,可以考慮耕讀之家的女兒,門第不算高但也是京官,疼女兒的人家,指著女兒能過個平淡安穩小日子。”
“可以,我記下了,不過這方面我也沒啥人脈啊。”
“有我們兄妹在呢,您發愁什么呀,我幫你尋摸著。”
“成。”
陽子叔聽了頓時踏實很多。
“誠子哥,你還是打算讓秀兒回去么?”
“要回去的,鳳丫,家里親人都在家鄉呢,這有陽子叔在其實就夠了。
我是跟著過來開開眼界學點眉高眼低的,之后還是要回村打理咱的釀酒坊和作坊,那頭也需要管事張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