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好友吃著菜說著朝堂的動向,商議著一起干漕運呢。
如今趙鳳的關系網也很扎實,好閨蜜張慧穎也和家里介紹她了,同意一起干漕運,也買了船一塊干。
這些人脈網絡被趙鳳慢慢地串聯在一起,為自己織成一張護盾網。
這里面不光是利益合作,還有人情和感情因素,互相借力互相幫襯,慢慢地彼此交情會越來越深,能互通消息。
因為張慧穎家里有個嬪妃,所以明面上就是她和張慧穎有些來往,其他人不參與,但背地里會互相通氣,他們的關系也越發緊密了。
酒足飯飽后大家才各自散去,他們也回了府邸。
“我也沒個假期,不然可以帶你回家鄉看看的。”
李瑜也覺得很抱歉。
“不要緊,以后有機會再回去吧。”
趙鳳沐浴出來,坐在那和他說話。
“你那頭還有沒有忠心可用的人,選幾個不論男女老少,帶進府,我塞進去,讓他們彼此爭一爭,留下好的機靈的,那剩下混水摸魚的就漏出來了。”
一旦有了危機感,人就會變得緊迫起來,緊張之下容易出錯,有各家各戶的線人就會動了。
“成,我這兩日讓易江給你挑幾個。”
她這頭門第低的劣勢就顯出來了,陪嫁人也少,靠得住的更少,不敢全都領進府。
還得從現有的人手上培養一下可用的奴才。
“你那書房要定個規矩,以后不許人隨便進出,打掃也讓石墨石歧干就行了,書房的東西要緊,萬一讓誰給泄密了,可怎么得了。”
李瑜臉色嚴肅地點頭,“你倒提醒我了,回頭我就交代一聲。”
暫且先這樣,趙鳳用了六七天功夫把陪嫁弄利索了,屋里就是白露秋夕,和三等小丫頭芷蘭芷書二人伺候著。
徐嬤嬤負責內院丫頭們的規矩禮儀,馬嬤嬤負責她院子的事,丫頭們比男孩事多些,要有個輩分高的老人管著領頭才不亂。
“徐嬤嬤,這些日子見到誰請假出門了,都見了什么人?”
“廚房的和采買的兩個出門了,其中一個是三皇子府里的奴才,還有其他皇子府的。”
皇帝沒安插人,安也是給自己兒子,李瑜又不惦記他的龍椅,塞人也是浪費時間。
齊王也沒那個習慣給兒子府里塞幾個閑人,王妃也沒這個嗜好。
太后這有兩個嬤嬤,可以光明正大進宮告狀,也不需要用如此手段讓人瞧不起,就是各個皇子府的人安插的眼線。
“再等幾日,差不多全冒頭了就一網打盡,捆起來給挨個送回去。”
趙鳳抿嘴笑了笑。
“這直接打臉合適么?”
徐嬤嬤也有點顧慮。
“徐嬤嬤,你說讓是皇上和太后知道了,會不會怪罪李瑜呢,偷著打掉和光明正大送回去區別有多大?”
徐嬤嬤琢磨了一圈,確實區別不大,反而顯得不夠敞亮,膽量小了些,不夠硬氣。
按道理說不至于,李瑜雖然自立門戶了,也是齊王的親兒子,沒說徹底撇清關系不管了。
光明正大送回去反而是一種震懾,證明他們夫妻眼明心亮,大膽心細,走陽謀不屑于玩陰謀,皇帝未必就不喜歡這樣的人。
皇子們動作越多,皇帝也忌憚,但相反侄兒越出色,越磊落,他越喜歡,能用得上,身份不同,待遇也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