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們安排去了邊關了,是鳳丫求的我父王,那苦寒可做得好了也能出政績。
鳳丫在邊關干了作坊和酒坊,楊旭也在那頭,只要你們踏實為民做事,將來少不了前程。你們可別辜負了鳳丫的一番心意。”
二人對視一眼沒想到趙鳳為了他們去求了齊王,心里大為震動,原來她心里一直裝著咱趙家村的人呢,只是脾氣硬不愛說。
二人低下頭心里有點愧疚,之前還猜測是不是做了王妃不想管他們這些下里巴人了,倒是自己誤會了。
“鳳丫為了我們父子跪著給人磕頭,求遍了所有能求的親戚和朋友。
今兒你們吃的都是鳳丫給你們的好處,她一個人在邊關也干出了樣子,讓皇上都點頭稱贊。
作為趙家村出來的人,她沒給趙家丟人跌份,也給你們開了個好頭。
你要知道三年一個狀元,不是人人都能出頭的。機會給你們了,能不能抓住還要看你們自己的本事,否則我就是把你送到金鑾殿你也照樣升不了官。”
“是,吾等記下了?!?/p>
二人恭敬地行禮作揖,心里沉甸甸的。
他們在趙家村并不知道鳳丫也曾經這樣艱難過,丈夫公爹差點進了死亡線,孩子快沒爹了,她遠赴千里采購糧食去救丈夫,這份難她一人吞了。
趙斌知道這事的時候,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里關了一夜,徐氏知道后哭得眼睛都腫了。
這也是她不去京城的主要原因,怕自己做得不好給女兒添麻煩,怕自己一個村婦給孩子丟人了,干脆不去。
也正是因為知道趙鳳的難和辛酸,邊關的作坊是三爺爺第一個去的,后來是五爺爺接手的,要知道二老年紀也不小了,長途跋涉并不舒坦。
邊關不苦寒不適合南邊的人,徐氏去京城都不適應,為了趙鳳老人一句苦都沒提過。
趙家村最大的優點是團結。
二人得了令就帶著家眷一起坐船去了邊關,趙鳳沒去送他們,庚子去的。
走時說了兩句話,“去了好好干,別整歪魔邪道,踏踏實實為老百姓做點實事好事,鳳丫這些年過得不容易,一個村姑做了王妃,吐她口水的人不少呢,這點機會給咱爭取的不易,要珍惜啊?!?/p>
“是,庚子哥,我們記下了。”
“去吧,邊關最得皇上重視,干得好了你們不缺前程,哥哥祝你們鵬程萬里?!?/p>
“哎!”
二人啟程去了邊關做縣令,打算大干一場。
剩下兩個因為年輕的關系,成績也特別好,夫子的意思是壓一壓,不要爭取天才少年的名頭,對他們不是好事。
他們要去大學院再讀三年書,爭取一舉成名,獲得好名次。
這次由趙鳳監管他們,更不敢耍心眼了,絕對踏實苦讀,慢慢地在大學院也交到了寒門的朋友。
作坊的事還在弄,不過這次有點麻煩,因為動靜有點大,有個人想在作坊投一筆錢,分一份。
是三皇子的母妃,麗妃。
這下讓大家都犯難了,三皇子已經放出來了,不過沒什么正經職位是真的,能放出來是因為麗妃又復寵了。
錢家旁支的女兒被送進宮了,這次選的姑娘十分謹慎低調懂禮,也獲寵了,目前情況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