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然并沒有再婚,她受的折磨和傷害太重了,一輩子都忘不掉,如今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也很安穩。
雖然趙家村不讓她回去,她自己也沒臉回去了。但她畢竟是趙家村的人。
她捐了地給族學,村里人是知道的,三爺爺悄悄給村民說過這事,給她求了一件事。
那就是趙然沒有孩子也沒有丈夫了,她死后葬在趙家村的墓地里,這個就必須要族人答應才行。
其實趙然倒沒想到這一塊,是覺得肯定不會答應,都是打算葬在自己田莊邊上就行,她經歷了那么多事早就看開了。
沒想到三爺爺替她想到了這件事,求村里人同意她死后下葬在趙家村。
族人考慮了以后,還是同意了,都是一個村的,孩子走錯了路也付出了一生的代價,死都死了還計較啥呀,讓孩子回來吧。
趙然知道這件事后痛哭了一場,又買了些荒地給了村里做祠田,祠田是趙鳳提出來的事,也是她開的頭。
這個頭開得特別好,后續村里人出了頭,當了官的幾個,都花錢買了荒地做祠田,以孩子們的名義留個保證。
父母都應了把事辦得圓滿,這上面沒人打馬虎眼,舍不得錢啥的,并沒有。
趙鳳的祠田也在最難的時候幫襯了村里人,因此再買祠田他們也愿意出份力,畢竟日子過得比以前好了很多,也不在乎這點了。
如今村里的祠田可不少呢,越來越紅火了,荒地買得多,村里人壓根不去外面做事了,地里的事都干不完呢,跑那么遠還不如在家門口掙得多呢。
荒地多,村長聘請村里人的過來做佃戶,收成了自己能的一部分,剩下的分給老弱孤兒寡母的,村里人都沒意見。
趙然現在有地有鋪子,有宅院,自己單過,日子過得安穩也富足,奶奶去世后,她請了村里人做護院,跟著船去了一趟江南,去玩的。
看開了就沒啥了,日子反而過得不錯,想去玩有村里人的船,給錢就能捎上她,回去的時候還是自己人帶她回去,一路還有人護送,安全得很,給點錢意思一下就行,彼此都挺高興。
趙然如今的日子過得美著呢。
趙仁也成親了,說的是富戶村地主的姑娘,認得幾個字,人也溫柔大方,還時常去看趙然送點吃的喝的啥的,相處得特不錯。
趙仁的婚事還是三爺爺親自相看的,女方陪嫁就是三十畝土地,一點不比趙興差,也不過是看重他不納妾,沒有公婆要伺候,嫁過去日子過得輕松,族里規矩也好,兄弟也愿意幫扶,這就啥也不差了。
如今趙興孩子都生了兩個了,一兒一女,趙興讓姑娘讀書認字,以后讓兩個孩子都去大學讀書。
趙然說她百年后,她的東西分做兩份,捐一份錢給助學,剩下的產業給趙興的女兒做陪嫁,姑娘家嫁妝要豐厚些才好,兒子不要緊,有趙興的財產可以繼承呢,就沒事了。
趙然把東西都寫好了,只告訴了趙興和三爺爺兩人,后事也都安排好了,剩下的余生,她要吃喝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