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孩子們讀書刻苦,一部分是學習手藝的,兼帶可以去作坊干活賺錢養活自己。
這一套流程在京城太學堂那頭已經有了成功的經驗和模式了。
國子監派了三個夫子過來教導學生們讀書,太學堂也給了兩個夫子。
這幾個夫子帶來的是京城科舉的經驗和人脈等等重要的東西,毫不吝嗇地傳授給學生們。
學堂有浩辰和趙家村的幾個縣令負責外圍的事,里面的事李彥也在忙乎著。
同時還開辦了女子學堂,趙鳳作為王妃,無論是身份還是學識都足夠,所以得浩辰邀請,她跟和靜公主兩人為學堂添一把力。
去學堂教導學生們讀書,也負責教導女孩子們學禮儀,琴棋書畫等本事,將來也能嫁個好人家,這對于普通女孩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選擇。
楊氏要帶孩子,還要抽空幫襯趙鳳算賬打理作坊的生意,外面有李彥跑腿,但很多瑣碎的事還需要她幫襯周全一下細節。
夫妻二人越過越有滋味,李彥一回來就會幫忙帶孩子,楊氏就去算賬做事,一家人在一起吃飯聊天,這日子過得溫馨有奔頭。
李彥的付出沒有白費,去年一年接到了十幾船的災民過來開荒,如今都安定了下來,有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皇帝還特地夸獎了李彥,可把齊王妃高興壞了,送了很多禮物給趙鳳,她心知肚明,是趙鳳退讓了一步,把功勞留給了兒子。
齊王妃很感激趙鳳,投桃報李對睿姐是絲毫不敢放松,時常進宮探望,打賞跟前的奴才,讓她們多照顧睿姐,畢竟睿姐剛回說囫圇話,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有齊王妃盯控,太后的悉心照料,睿姐日子比昌哥安哥可舒服多了。
兩小子得空就進宮探望太后和妹妹,太后對他倆可是惦記得緊。
三個孩子的情況十分穩定,沒什么需要趙鳳夫妻擔心的,她唯一擔心的是孩子會不記得他們夫妻了。
學堂剛剛建立,還有很多事需要忙碌,李瑜和李彥還有趙鳳楊氏都忙到飛起。
楊氏和趙鳳要輪流帶孩子,楊氏很聽她的話,幾乎把她的話奉為圣旨了。
嫂子說誰帶的孩子跟誰親,楊氏再累再忙也要自己帶孩子,讓嬤嬤打下手,李彥也跟著一起幫忙,現在也是熟門熟路,對孩子的情況摸得很熟悉了。
楊氏目前要負責邊關的作坊等生意的賬目,全部交給賬房是不行的,需要時時檢省避免底下人心大起歪心思。
楊氏跟著趙鳳學本事,獲益良多,人也越發獨立堅強,反而越發受李彥愛重了。
京城皇子們斗的依舊很激烈,甚至都開始拉攏昌哥和安哥了。
倆孩子也半大歲數了,拉攏的花招也很多,得虧教養嚴厲,趙斌看得有點緊,兩個師傅教導得也仔細。
卻依然他們從中歷練了很多,人也迅速地成熟了。
齊王定期會帶他們去軍營訓練,檢查他們的練武情況,不能懈怠,皇家子弟要有自保的能力。
不過不打算讓他們走武將之路了,這條路太苦了,他舍不得孫子受這個苦。
而且這也不是傳承三代的事,該放手就要放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