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哥和安哥過完年后花了些時間寫了一個東西呈現給皇帝。
皇帝看完以后詢問:“這事你娘讓做的?”
“不是,是我們自己提出來的意見,我娘說任何事都有規律,如果想繼續發展那些生意就要把它合并起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還說合并之后可以把一部分事情交給商會,讓各地商會一起合作,彼此都得利,這樣能省下很多人力物力也能達到我們的目的。”
“這些網一旦建成,不光是賺錢,還能成為消息網,做很多事。”
安哥笑著補了一句。
“嗯,確實不錯的想法,這盤棋努力了這么多年,到現在才算是明了了,既然這樣,那這件事你們去做吧,能不能把這盤棋盤活就看你們的本事了,你娘也有春秋了,怕是沒精力繼續辛苦下去了,還得靠你們。”
“是。”
昌哥和安哥得了命令很是高興,要下去準備。
這件事涉及的事情有很多,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恐怕他們需要好幾年的功夫才能讓全國都有店鋪或者作坊等等。
如果想建設消息網絡,還需要更多的人手和準備,以及消息網絡的多種方式聯絡,這都需要更加完善的東西,也需要他們在失敗中摸索經驗。
想要把戶部吃進嘴里的東西吐出來,可不容易,這需要一點技巧。
昌哥和安哥去求趙斌了,誰讓他是舅舅呢。
趙斌看了他們的東西點頭,“東西是可以做的,想得也算周全,不過你們想辦成這件事可不容易,吃進肚里的再吐出來,難。”
“大舅舅,我們這不是求您來了么。”
安哥趕緊給倒杯茶。
“要想把這件事做好,就要分而化之。”
“這是何意?”
“凡事都要有個章程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你要想成立內務府,就需要一些官員正經來做這件事,一個負責管,一個負責干,一個監督一個跑腿。
這些官圖什么,自然是圖政績啊,最后讓賺來的這些錢一部分上交戶部,只要章程立得好,最后戶部的錢可能還會更多。
例如你的消息網絡,需要什么人去干最合適。”
“那肯定是將士了,騎馬打仗聯絡送信,最合適,文官干這個不合適。”
“沒錯,這屬于兵部的事,這個消息網絡可以安排很多人,那么就必須要撥給他們一部分銀錢的使用權,兵部就有了多余的閑錢,還能安排很多將士的出路,何樂而不為呢。”
“您說的有道理,只要大家都有利益也不影響大局,那么這件事反對的聲音就會小很多。”
昌哥也明白了趙斌的意思,如今自己親自干這件事,越發明白當年母親真的很厲害了。
“這樣一來工部也可以參與其中,很多事也需要工部參與,少不了他們呀。”
“沒錯,這無形中多出了很多位置可以安排更多的官員,給他們想要的品級和歷練升官的機會,你說他們還會阻止你么。”
趙斌已經是戶部侍郎了,無論經驗還是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他是管錢袋子的,皇帝離不開他。
安哥眨眨眼,“舅舅,我現在覺得千頭萬緒有很多事要做,我娘當年一無所有,是怎么做到如今的規模的,真是太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