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兒姑娘剛剛跨上馬車,她救助過的那對父子才匆匆趕來,他們并不知道盼兒姑娘具體是哪一天要離開。
他們只是偶然之間聽到盼兒姑娘說等小男孩的病好的差不多了,應該會離開原園這里,他們還想著當牛做馬都要報答盼兒姑娘的恩情,但是沒想到盼兒姑娘這么快就離開了。
還好她們今天趕上來了。
“大恩人你把這個收下吧,我們知道你要離開了,你也知道我們窮,拿不出什么好東西,這是孩子娘的遺物,一只小小的玉鐲不是什么上等貨,可能這樣的東西你都不知道有多少了,但是我們真的拿不出更好的東西了,還一定要收。這個東西,這只鐲子也是他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有些年頭了。”
盼兒姑娘剛開始看到那個父親拿了一個玉鐲子,遞給自己的時候連忙推辭。
她又不缺玉這種東西,而且她自己一貫不喜歡穿金戴銀,戴各種各樣的首飾,她覺得那些太俗氣了,戴在身上反而會讓一個人本來的靈氣顯得沒有那么的旺盛。
相對來說玉她還喜歡一些,但是她喜歡的是那種很空靈的玉,她所有的那些玉石價值都非常的高啊,畢竟黃金難買玉難求。
而且她知道這兩個人過得很辛苦,她怎么好意思收這兩個人的錢物,她覺得如果是值錢的東西的話,這兩個人自己留著,畢竟那個小男孩雖然現在的病情好轉了很多。
但是以后又因為營養不良等原因再復發了,就得不償失了,那自己這么多天的努力也就付諸東流了。
但是對方的態度很誠懇,而且也很堅決。
他們覺得如果盼兒姑娘不收下他們的東西的話,就是覺得他們的東西不夠好。
盼兒姑娘最后還是收下了那個玉鐲,因為她也明白,如果她不收下這個玉鐲的話,在對方的心里永遠都會有一份這樣的遺憾,一份虧欠。
虧欠這種東西是這個世上最難消除的,它不是仇恨,它不會隨著時間和將心比心在人生的洪流里漸漸消散,它會像是一根鐵棒,越磨越尖變成一根針,一直扎在一個人的心里。
每當看到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情,就會想起那一份虧欠。
“好了時候不早了,我就先上路了?!?/p>
盼兒姑娘又摸了摸那個小男孩的臉,這么多天下來,她對這個小男孩也算是有了一些感情,經過更深入的交流,她知道這個小男孩很多有趣的事情,也知道了這個小男孩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