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指著前面一個四通八達的十字路口,“前面那個十字路口,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剛好有四家出貨量比較大,樣式也比其他人多,有很多貨,輕易是拿不到的,看起來是有自己的一些門路。”
“南邊那家專賣衣服,除了工廠的瑕疵品滯銷品之外,還有一些是自己淘來的散貨,款式比較多,顧客也多,但是有一個問題,老板為人很謹慎,不能買多了,多了怕有風險。”
蘇清云有點意外,這個老板還真有兩把刷子,搞限購這一套,不但降低了風險,而且能很大程度激起顧客的購買欲望,實在是好手段。
“東邊那家就是買些小玩意兒的,發卡、頭繩、耳環、項鏈,應有盡有,這家就不限制購買了,畢竟東西比較小,占不了什么地方。”
這種小東西本來就是靠銷量取勝的,薄利多銷。
“西邊那家呢,就是只賣布料了,不賣成品衣服,大多是從紡織廠拿的一些輕微染色的布,但顧客不少,很受歡迎。”
“最后還有北邊那家,那家賣的東西就比較雜了,什么衣服首飾、日常用品、手表甚至還會有收音機、舊自行車之類的大件,不過,這些可遇不可求。”
蘇清云聽得目瞪口呆,這個年代還沒有開放,就已經有這么多人偷偷摸摸做小生意了嗎?而且規模還不小,這不是小打小鬧了,這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百貨市場啊!
這膽子是不是太大了一點?
像是看出了她的疑惑,蘇愛民低聲道:“昨天來我已經打聽過了,這里常駐的一些賣貨的都在這一片走街串巷好多年了,認識的三教九流的人物數不勝數,動靜小的根本不怕查,除非鬧得兇了,就會避一段時間的風頭,過一段時間東西照賣。”
“而且他們沒有固定的賣貨地點,全靠熟人帶路才找得到,這里到處都能藏,根本不怕,再說這一年來查得沒那么嚴,他們也就膽子更大了。”
“云云,你要知道,這個社會,只要有人,有需要,就永遠會有生意和買賣存在。”
蘇愛民的一番話,蘇清云聽得嘆為觀止,是她局限了,一直在用時代的眼光來看這個社會,而忽略了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才感受得更為真切。
他們都不傻,心里都有一桿秤。
“那爹,我們去哪個方向?”這四家各有所長,他們總不能每一家都光顧吧?
他們回去依舊是坐火車,帶太多東西也會引人注意,來的時候那場教訓還歷歷在目,必須小心謹慎。
蘇愛民想了想,“我們還是先去買衣服的那家看看,然后再看看賣小玩意兒和雜貨的那兩家。”
他心里依舊覺得賣衣服是最有市場的,而且衣服輕便易攜帶,是最好的選擇。
“好。”
蘇愛民轉向王猛道:“王兄弟,麻煩你先帶我們去第一家。”他讓王猛打聽的,就是今天這幾家的賣貨地點。
王猛點點頭,小心觀察了一下四周,帶著兩人往南邊走去。
人群中,三人毫不起眼,但沒有人知道,這三個人,多年以后,會在華國的服裝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而今天邁出的這一步,就是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