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秦勛就敲響了蘇清云的房門,為了方便,他昨晚住在了這邊。
“舅舅。”蘇清云睡眼惺忪地打開門,“這么早就要去了嗎?”那些外國人有這么積極?
秦勛笑道,“舅舅先帶你去買身衣服。”
“買衣服?”蘇清云懵了,“買什么衣服?舅舅,我衣服多著呢。”
她爸每次出去進貨,都要給她帶一大堆的衣服回來,所以衣服這種東西,她從來都不缺。
“既然是去當翻譯,還是得像個翻譯。”秦勛道,“你的衣服都不適合。”
蘇清云的穿著一向簡單大方,沒什么毛病,但是這種嚴肅的場合,還是得穿得正式一點。
“那行,我馬上收拾一下。”蘇清云點點頭。
秦勛去了樓下,邊吃早餐邊等她,很快,蘇清云下了樓來,“舅舅。”
“來,把早飯吃了再走。”
“好。”
蘇清云三兩口一個包子下肚,已經半飽了,又喝了一杯牛奶,就差不多了。
“走吧。”秦勛招呼蘇清云出門。
秦勛的車就停在橡樹胡同外面,蘇清云剛走近,陳暮生就從劃下車窗玻璃,駕駛座探出頭來,招招手,帶著笑打招呼,“蘇小姐,好久不見。”
“這次你也來了?”蘇清云有些驚訝。
自從她舅舅在港城和京城兩頭跑之后,港城那邊的許多事他都顧及不過來,都是交給了陳暮生在處理,這次的項目陳暮生竟然也被叫來了京城,想必是非常重要。
“我就是來給三爺開車的。”陳暮生眼里帶笑。
“走吧。”秦勛坐上車,吩咐,“去友誼商店。”
友誼商店?蘇清云驚訝了一秒,友誼商店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
友誼商店的全名叫做京城友誼商店,誕生于六十年代,至今已經快二十年的歷史了,它的地理位置也很特殊,在京城寸土寸金的長安街沿線,位于建國門外,毗鄰使館區,是京城唯一一家涉外商店。
這里是京城人心中的“圣地”,是普通市民窺探商品世界的一個窗口,珠寶鉆翠、金銀飾品、古典家具、絲綢制品、名酒名茶等數萬個經營品類,沒有你找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友誼商店甚至還流傳過一個口號:“市面上有的商品,我們這里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們必須有,外國時興的,我們也得有!”
頂尖的商品、高昂的價格,只接待外賓,得憑護照、華僑證才能進的準則,都讓普通民眾望洋興嘆,更別提還非常難搞到手的外匯券了。
所以到了現在,進出友誼商店的基本都是特殊人士、外國專家、外交官、華僑等重要人物,一直到好幾年后,友誼商店才開始通過“夜市券”、請柬等方式逐漸向公眾開放。
蘇愛民都整天在家念叨,要是能有友誼商店的貨,他早就把生意做到大江南北去了。
想到這些,蘇清云難得來了些興趣,外匯券她倒是有,只是這友誼商店,她還真沒去逛過,也想見識一下,這八十年代的友誼商店到底是何等的盛況。
很快,車子就開到了友誼商店外面,蘇清云和秦勛下了車。
“三爺,蘇小姐,你們進去吧,我在外面等你們。”陳暮生道,他對逛這些商店什么的,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