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34章 (第1頁)

林禾則帶著大妞二妞去外面摘粽葉。

這個時候的粽葉才剛長出來,還透著嫩綠,葉片也只有巴掌寬,用來包粽子可能差強人意,但用來包田艾糍粑剛剛好。

三個人摘了厚厚一沓粽葉往回走,等到山洞時,沈大山已經把石臼鑿好了,正在用清水沖洗。

石臼的石壁雖然不算平整,但勝在深度禾寬度都夠。

在實用性面前,美觀可以讓步。

打糍粑要趁熱,完全蒸熟的糯米從灶上被抬下來,一打開鍋蓋,熱氣裹著糯米的清香飄出。

“娘,清明菜還一直在灶上溫著,要拿過來嗎?”

王三娘回頭看了一眼灶上的鍋。

“拿過來。”

林禾捻了一撮分給大妞和二妞,將鍋中的糯米混著清明菜一起倒進石臼中,透明的糯米被染成綠色。

“大山,把木槌拿過來。”

沈大山把手邊的木槌遞過去,林禾用力、快速地將大塊的糯米團搗碎、壓扁。

這時米粒還比較分明,但隨著持續用力的捶打、碾壓,分明的米粒開始變得粘稠抱團,顆粒感越來越少。

“三娘,幫我打一碗涼水過來。”

林禾捶打著糯米,已經能明顯感覺到糯米開始粘石臼的石壁和木槌。

糯米變粘之后要花的力氣更大,林禾有些力不從心,把木槌交給沈大山,她則在一旁幫忙給木槌蘸水。

沈大山捶打的力道和頻率比林禾更重也更快,莫約一刻鐘左右,糯米團就變得光滑細膩,看得人心生歡喜。

林禾揪出一小撮糯米往外拉,有彈性、能拉絲且看不到完整的米粒。

這就是一個合格的糍粑胚!

雙手沾水,一上一下揪糍粑胚,將糍粑從虎口處擠出一團,拽下來后放在清洗干凈且交替疊好的粽葉上。

在等待冷卻的時候,糍粑團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慢慢塌陷成糍粑餅。

林禾的動作很快,石臼中的糍粑胚很快就被揪完,最后剩下的一點不夠做成一個糍粑,林禾塞進嘴里解決了。

沒有放其他調味品的田艾糍粑軟糯q彈,糯米和清明菜獨特的清香混在一起,別有一番風味。

沈大山兩口一個,連著吃了兩個還意猶未盡。

大妞和二妞小口小口吃著,有些舍不得吃完。

王三娘咬了一口細細品味,顯然很喜歡這樣的口感和味道。

“放在上面的都還可以繼續吃。”

林禾見沈大山幾人都意猶未盡的樣子,將放在草墊上的田艾糍粑推了過去。

這次的糯米一共做了六十多個田艾糍粑,林禾取出二十個糍粑,剩下的三十多個糍粑她全部包好放了起來。

糍粑涼了之后容易保存,不會輕易發霉變質,等過些日子要忙著插秧種地,每天不一定能騰出時間回來做飯。

熱幾個糍粑去地里,揣在懷里,又頂餓又好吃,還不耽誤時間。

糍粑配上干筍和干蕨菜,幾人吃得有滋有味。

吃完糍粑后,沈大山披上蓑衣,“娘,我去田里一趟。”

早上王三娘去田里放水了,沈大山得去堵上一點,免得明天田里沒水。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