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二章:日常的軌跡 (第1頁)

日子像秋日晴空下的云朵,不急不緩地向前飄動。開學初的陌生感逐漸褪去,高一(三)班的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已的節(jié)奏。

林薇和周嶼的“通桌關系”也逐漸步入正軌。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默契:早讀課前,先到的人會順手幫對方擦一下桌子;上課被提問時,會小聲提示關鍵詞語;考砸了的時侯,也會默契地保持安靜,不去打擾對方顯而易見的低落。

林薇發(fā)現(xiàn),周嶼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冷淡。他思維敏捷,偶爾會在歷史課上提出刁鉆的角度讓老師哭笑不得;他l育很好,尤其是籃球,下午活動課時總能在球場看到他躍起投籃的身影;他還有點冷幽默,有時一句話能噎得后排男生張大嘴半天反應不過來,自已卻還是一本正經(jīng)的表情。

但這種幽默,似乎很少對她展現(xiàn)。更多時侯,他們的交流局限于學習。

“周嶼,這道受力分析圖……”

“周嶼,英語這個時態(tài)是不是用完成時更好?”

“林薇,語文筆記借我看一下,我好像漏記了重點。”

“林薇,這個單詞怎么讀?”

課桌中間那道無形的線,仿佛界定著他們的交流范圍,從未逾越。

直到那次英語小組討論。老師要求通桌兩人為一組,圍繞一個話題進行對話練習并上臺展示。話題是“the

pern

i

adire

ost”(我最敬佩的人)。

準備時間只有十分鐘。林薇有點緊張,不是怕說英語,而是怕和周嶼的

完)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