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么了不起的!”
見宋桓竟如此謙虛,一眾朝臣更是毫不吝惜贊美之詞。
“榮親王實在是太謙虛了!”
“榮親王不僅想法獨到,重視百姓,態度更是極其謙虛!”
“有這樣的青年才俊,實屬大梁江山社稷之福啊!”
朝臣們無論真情還是假意,都對宋桓出口稱贊。
然而,唯有一人始終陰沉著臉,一言不發,與周遭的一切都顯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只見孫書同緊緊地握住了雙拳,拳頭上那凸起的青筋清晰可見。
“微臣以為,榮親王這樣的想法,簡直就是拿災民性命開玩笑!”
孫書同的音量并不算大,卻在一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這一刻,整個太和殿內瞬間歸于了寂靜當中。
宋桓對眼前的人沒什么太大的印象,只知道此人既不屬太師陣容,也不算徐容擁躉。
只能說,是一個存在感極低的侍郎。
沒想到,就是這么個存在感近乎于零的侍郎,竟然敢于和自己這樣的皇子唱反調。
平心而論,宋桓敬佩他的勇氣!
只不過他說話的語氣,實在讓宋桓很不舒服。
宋桓并非唯我獨尊之人,既然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那也該讓人家解釋清楚、一吐為快才是。
“孫大人,何出此言?”
孫書同微微低下頭去,沒人能看見他眼中那猶如巖漿一般,熾熱且翻涌不息的怒火。
“古往今來,安置災民的辦法,都是安置入臨近城邦,就地解決!”
“關中干旱,實乃天災。”
“既然是天災,那什么時候能夠停止,也不是凡人之力能夠解決的!”
“給流民足以支撐三個月的糧食,難道三個月之后,就一定能夠解決問題嗎?”
“萬一三個月之后,關中大旱依舊沒有得到解決呢?”
宋桓覺得有些好笑,敢情程勛剛才解釋了那么多,這家伙是一句都沒聽進去啊!
“如果本王說,這三個月之內,干旱的問題一定能夠得到解決呢?”
想不到孫書同竟當場面露譏笑,似是聽到了這全天下最好笑的笑話。
“一定能解決?”
“敢問榮親王,您如何能保證三個月之內,一定解決問題?”
“難道靠著巫師占卜,向河神獻祭求雨不成?”
“未免太過于荒謬了吧!”
此話一出,成功激起了宋桓心中的怒火。
本以為,這個孫書同敢于提出反對的意見,一定是有什么更加出色的解決辦法。
沒想到鬧了半天,這廝只不過是在胡攪蠻纏,雞蛋里面挑骨頭!
這不是扯淡么?
想到這里,宋桓忍不住輕輕地笑了。
最開始,只是微微扯動嘴角的微笑。
可到了最后,這笑容竟然一發不可收拾,讓宋桓徹底陷入了狂笑當中!
望著仰天大笑的宋桓,孫書同的心里有些發毛。
“榮親王,您笑什么?”
“難道微臣說的話就這么好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