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萬霖臉上非但沒有任何驚慌失措,反而布滿了無奈。
“孫大人,這吏部也不是全由我方某一人說了算的!”
“當初挑選地址、統計預算甚至挑選工匠隊,是吏部上上下下三十四人一同努力的成果!”
“我縱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在剩下三十三位同僚面前偷梁換柱,瞞天過海!”
“我倒是想問問孫大人,你手中所謂的證據,是哪個工匠的揭發信?”
孫書同冷哼一聲:“如今誰人不知!”
“方大人可是丞相大人一手提拔上來的大人物,雖然還未坐上吏部尚書的位置,但整個吏部都是你一個人說了算!”
“我們人微言輕,說出來的話有人聽嗎?”
“至于揭發方大人的工匠,方大人應該也認得。”
“此人正是工匠隊的領頭,李二毛!”
“李二毛在揭發信中說得很清楚,當初是你威逼利誘,以他家人作威脅,要他配合你造假!”
“但李二毛實在良心有愧,每到夜里總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他實在難以逃脫良心的譴責,所以才鼓起勇氣,向我遞交了這封揭發信!”
“現在李二毛的家眷已經被我派人保護起來了,方大人,你就別想著再去為難他的家人了!”
“除了揭發信之外,我也早已仔細核對了賬單。”
“方大人,這一千兩的預算,實在是水分不少啊!”
孫書同說得有鼻子有眼,就連梁帝聽后,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把你的證據拿來,讓朕看看!”
見梁帝似被自己說動,孫書同心中竊喜,連忙將那所謂的“證據”交給了御前太監。
梁帝接過太監呈上來的賬單與親筆信,凝眉看了許久。
大殿內,落針可聞,鴉雀無聲。
所有朝臣都屏住了呼吸,細細觀察著梁帝的臉色,試圖從他臉上那細微變化的表情當中,窺見方萬霖未來的命運。
梁帝將那賬單來來回回看了幾遍,眉間的皺紋也愈發深刻。
“方萬霖,朕問你!”
“那個李二毛在揭發信中說,當初選材時,你明明可以選擇造價更低廉的石料。”
“但你為了斂財,故意選擇了造價高昂的石料,只因這種石料的利潤水分更大!”
“而且建造貢院,選材這類的雜事、小事,本該由吏部郎中負責。”
“但你為了一己私欲,任何事情都要親力親為,只為了讓更多的銀子落入自己的口袋!”
“你告訴朕,可有此事?”
方萬霖向梁帝深深行了一禮,厲聲道:“在微臣心中,建造貢院,乃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所以微臣即便身為吏部侍郎,但還是事無巨細,就連選材這樣的小事都要親自過問。”
“微臣為社稷為百姓,這樣做,問心無愧!”
“至于石料的選材,當初李二毛的確勸過微臣,讓微臣考慮造價更低的石料。”
“但那些石料造價低,質量也不過關。”
“尤其是汴京風沙大,若是采用這種廉價石材,不出五年,貢院一定會遭到風沙侵蝕!”
“微臣記得,年初開春的時候,工部就報了幾處需要翻新的地方。”
“翻新既浪費銀子,又耗費時間精力!”
“所以微臣認為,倒不如一步到位,直接選用質量更好的石材,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