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沈眉的話,宋桓表現(xiàn)的比沈眉還要驚訝!
“什么?”
“現(xiàn)在印書用的不是活字印刷版?”
沈眉立刻向宋桓投去了看傻子一般大目光。
“殿下您說的什么活字印刷版,我根本就沒有聽說過!”
“別說是我沒聽說過了,放眼整個大梁,怕是也再找不出聽過這個詞語的人來了!”
“如今咱們大梁,用的可是木刻印刷術(shù)呀!”
木刻印刷術(shù)?
好古老的技術(shù)!
這種技術(shù)需要先將文字和圖案雕刻到木塊上,接著將墨水涂在木塊表面,再將文字和圖案轉(zhuǎn)印到宣紙上。
木刻印刷術(shù)不但費時費工、質(zhì)量參差不齊,并且根本就無法修改。
同時,這種印刷技術(shù)還對印刷版數(shù)有著一定的限制。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非常的不方便!
若是有了活字印刷版,那自己這區(qū)區(qū)五百本詩集的要求,根本就不算什么。
等等!
現(xiàn)在還沒有活字印刷術(shù)!
那就意味著
自己可以做這開辟活字印刷術(shù)的第一人啊!
想到這里,宋桓心中一陣狂喜!
“沈姑娘,好事,好事啊!”
“商機來了!”
“商機?”沈眉歪著腦袋,大惑不解,“殿下,什么商機?”
“您剛剛不是要印書嗎?”
“怎么突然就又看到商機了?”
宋桓笑的一臉神秘兮兮:“就是因為要印書,所以本王才看到了這一線生機啊!”
“本王先問你,在你的印象中,想要印成一本書,需要多少時間?”
“多少銀子?”
“從無到有,印成一本書嗎?”沈眉歪頭思索,算了許久,這才掰著手指頭算道:“首先第一步?要先用木材制版。”
“接著還要上涂料,進行轉(zhuǎn)印”
“想要印成一本書,少說需要十二、三天的時間。”
“至于銀子那就得視書籍清晰度的要求而定了。”
“想要印出來的書籍清楚不掉墨,必須得用上等的梨木、白果木和棗木。”
“就算用不那么名貴的椴木吧,制一本書的模板,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再加上涂料,宣紙,裝訂等等”
“最少最少算下來,每本書也得有十兩銀子的預(yù)算!”
宋桓連連咋舌:“對于尋常人家來說,這十兩銀子已經(jīng)不算是小數(shù)目了。”
“而且,這還僅僅只是成本價!”
“若是每本書再小小的賺上一點銀子,那你說,這市面上賣一本書,又有多少人能夠買得起?”
聽了宋桓的一番分析,沈眉忍不住一拍腦袋:“殿下,我明白了!”
“怪不得如今的書籍都價格不菲,可以說,只有有錢人家的子弟才能看得起書。”
“原來究其根本,還是因為如今這書籍的定價實在太過于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