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101章 (第1頁)

剛才那群沙半雞,被鷹嚇飛之后其實也沒逃出多遠。

沙半雞并不擅長遠距離飛行,一般一翅子最多飛個幾百米就落地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冷靜,它們又跟沒事兒雞似的換了處地方繼續覓食嬉戲。

文東扁著鷹,不緊不慢的往前尋找,同時聽著附近的聲音,很快就又跟到了沙半雞群的蹤跡。

側身,前貼,大概十一二米的樣子,雞群叫聲剛一停,文東就毫不猶豫將鷹扁放了出去。

這次小雞兒注意力都在人身上呢,鐵鷂子剛出手,雞群就撲棱棱的飛了起來。

只見這只鐵鷂子,借著主人扁放的速度出手,距離獵物七八米的位置,雙翅拼命鼓動,猶如巡航導彈似的徑直沖向起飛的雞群。

這邊剛飛出不到三米遠呢,鐵鷂子就后發先至沖了過來。

凌空、翻身、探爪。

鋒利的鷹爪一把掏在一只公沙半雞的襠部,直接將其凌空薅了下來。

“臥槽!!鷂子翻身!!”

文東看到鐵鷂子凌空抓沙半雞的飛行姿態動作,忍不住驚呼出了聲音來。

成語里有個詞兒叫鷂子翻身,一般用在傳統武術里或者曲藝表演動作中。大致動作就是突進加速中,擰腰轉胯,然后軀體側身旋轉一圈。

其實,這個經典動作的原型,就是從雀鷹捕食獵物中的飛行姿態學來的。

而落實到客觀真實的猛禽習性上,其實還有個不為人知的小細節。

鷂子,為雀鷹中雌性的稱呼,雄性則叫細胸。

鷂子跟細胸是同種,只是性別不同,羽色上也幾乎完全一致。

細胸身條不如雌性那么圓潤,形體要纖細靈活的多。

在自然界中,也不是所有的鷂子都能很隨意的做出鷂子翻身這種高難度的捕獵動作,更多時候,其實是雄性雀鷹才會類似炫技似的使用這一招。

在傳統鷹獵行當認可的小鷹當中,細胸是飛的最巧,逮法最華麗多變化的。

追,抄,砸、翻身、急停變向、無一不精,都是最頂級的存在。

只不過,馴養細胸的鷹把式并不多,

俗話說細胸的腿兒,要命的鬼兒。干活兒漂亮歸漂亮,身體素質并不強,非常容易虧氣。

一個伺候不好跌了膘,容易虧膘受傷,最典型的就是掉大跨。

之所以說這么多,其實就想表達一個意思,鷂子翻身這個意象,更多是雄性雀鷹(細胸)替族群爭取來的榮譽,大多數的雌性雀鷹(鷂子),在實戰中,很難用的出來。

會鷂子翻身的鷂子,非常稀罕,屬于捕獵技巧超級牛逼的存在。

“剛才那一招就叫鷂子翻身?太帥了!半空中翻身,硬掏啊!”

大春兒也親眼看到了這一幕。

剛才這一招,比第一只成鷹時候逮的小雞兒直接俯沖砸樁更有觀賞性,就連大春兒這個外行人,看了都感覺觀賞性極強。

“嘿嘿,這鷹咋樣?我沒看錯吧?把剛才那只死沙半雞取出來,換下食兒來!你瞅著點我換食兒的操作,跟著學一學!”

“奧奧,好!”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